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與越南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堅持馬列主義與本國國情相結合的原則都取得了非凡的經濟成就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勝利。197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被稱為“摸著石頭過河”,1986年越南的革新開放則被外界稱為“摸著中國的石頭過河”。中國改革和越南革新都是始于農業(yè),并且在改革之前,其建設蘇聯式經濟的嘗試都遭遇了失敗。雖然中越經濟改革的啟動時間相差近十年,但兩國卻具有突出的相似特征,如導致改革的環(huán)境、初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條件以及改革與經濟管
2、理方式。中國與越南的經濟改革都始于一種為變革提供了接納能力、危機和機遇三個重要因素的環(huán)境。兩國從實施經濟改革起就是依靠投資和出口導向型發(fā)展模式,保持投資與出口迅速增長,以帶動兩國的經濟發(fā)展。中越的工業(yè)發(fā)展以豐富的勞動力為重要的競爭優(yōu)勢,其勞動密集型產業(yè)在兩國經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兩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中越經濟增長模式都將更多的依賴國內消費以取代以前的投資和出口導向型發(fā)展模式。
本文從發(fā)展戰(zhàn)略理論的角度出發(fā),在計量經濟學模
3、型的基礎上,對中國與越南從改革開放至今的經濟發(fā)展績效做系統(tǒng)的比較研究。首先,結合中越兩國的經濟改革以來的演變以及計量經濟模型的結果,對越南與中國的經濟績效進行研究,找出經濟改革背景、性質及目的、改革階段、主要戰(zhàn)略及經濟改革成就,同時也找出兩國經濟改革以來所面臨的問題;其次,對越南與中國的經濟現狀進行分析,建立中越兩國的投資、出口、消費的三個重要指標的計量模型;第三,根據前面兩個階段的研究結果,找出兩國之間經濟改革發(fā)展的共同及差異點。論文
4、研究結果表明,越南國內生產總值的70%(中國為54%)的產出總值都應歸屬于勞動力投入的貢獻;越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就增加1.05%(中國為0.68%);越南出口每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就增加0.89%(中國為0.61%);越南的最終消費每增加1‰國內生產值GDP就增加0.99%(中國為1.09%)。該結論對越南未來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選擇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也指明了其前進的方向和發(fā)展路徑。
通過本論文,會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改革以來的安徽農村發(fā)展的經濟績效研究.pdf
- 經濟集聚與經濟增長的空間計量分析
- 漢英交際中經濟句式的比較研究.pdf
- 改革開放以來廈漳泉經濟發(fā)展比較研究.pdf
- 經濟趨同的計量分析和收入分布動態(tài)研究
- 經濟趨同的計量分析和收入分布動態(tài)研究
- 1978以來中國區(qū)域間所有制改革績效比較研究.pdf
- 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小麥科研實力國際比較研究.pdf
- 貴州省經濟增長因素的計量分析
- 廣東地區(qū)經濟收斂的空間計量分析
- 基于文獻計量分析的小麥科研實力國際比較研究
- 能源、環(huán)境與區(qū)域經濟增長的計量分析
- 經濟集聚對能源強度影響的空間計量分析.pdf
- 內生框架下金融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經濟計量分析.pdf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衛(wèi)生投入及其績效分析
- 環(huán)境約束下不同能源對經濟影響的計量分析.pdf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及其強弱的實證研究——基于1978~1999年的計量分析.pdf
- 農地金融制度理論模型經濟計量分析——廣西樣本點實證研究.pdf
- 基于空間計量分析的省域經濟增長集聚與趨同研究.pdf
- 博世集團專利計量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