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日報》社會動員報道研究(1942-1946).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題名(中英對照):《晉察冀日報》社會動員報道研究(19421946)TheResearchoftheSocialMobilizationReptinShanxiChahaerHebeiDaily(19421946)作者姓名:李肖雅指導教師姓名及學位、職稱:劉家林教授學科、專業(yè)名稱:新聞學新聞傳播研究史學位類型:學術學位論文提交日期:年月日論文答辯日期:年月日答辯委員會主席:論文評閱人:學位授予單位和日期:I中文摘要中

2、文摘要1937—1945年的抗日戰(zhàn)爭,對于現(xiàn)代中國歷史具有不言而喻的轉折意義,在雪洗中華民族積貧積弱恥辱的同時,也對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走向變遷有著深刻影響,這種變化與戰(zhàn)時的社會動員息息相關。就中國共產黨而言,社會動員凝聚了鄉(xiāng)村民眾,抗日戰(zhàn)爭期間社會各個領域都在進行著微小而持久的量化改變,民族認可度與凝聚力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被組織與動員起來的群眾成為了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保障。在這場全方位的動員中,社會動員中的文化層面起到了先頭兵的

3、作用。晉察冀邊區(qū)作為最早開辟的抗日根據地,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與代表意義。根據地所處地區(qū)在歷史上大多長期封閉落后,鄉(xiāng)土文化在這樣的小農社會中世代傳承。中國共產黨在根據地進行經濟、政治動員的同時,又通過文化層面的動員激發(fā)民眾的民族意識,倡導并建立新文化,以報刊、教育、戲劇等方式進行了文化宣傳、普及和建設運動,將民眾凝聚在抗戰(zhàn)的統(tǒng)一目標之下,同時潛移默化為社會變遷與新國家建設的過程。本文運用文獻分析法,以《晉察冀日報》文本為依據,對中國共產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