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熱泉的嗜熱菌資源研究及深海沉積物的微生物多樣性分析.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論文采用純培養(yǎng)方法從我國遼寧鞍山熱泉水樣中共分離得到29株嗜熱細菌,16S rDNA序列分析和比對結果表明,該熱泉的嗜熱細菌以芽孢桿菌為主,并且主要分布在Anoxybacillus和Geobacillus 2個屬中,7株非芽孢桿菌則屬于Meiothermus屬和Thermus屬。這一結果表明,中度嗜熱芽孢桿菌在中溫環(huán)境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同時對上述菌株進行嗜熱酶定性分析,結果表明,以脂肪酶和淀粉酶為主,少量產木聚糖酶。 從太平洋多

2、金屬結核區(qū)(EP2005-04、ES0505)、東太平洋中脊(EPRTG5)和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TVG3)的四個站點沉積物中直接提取環(huán)境總DNA,構建16S rRNA基因文庫。經序列測定及比對分析表明,四個站點的細菌文庫分別涵蓋了10、11、7和10個類群的細菌,包括α變形菌綱、β變形菌綱、γ變形菌綱、δ變形菌綱、浮霉菌門、酸桿菌門、噬纖維菌-黃桿菌-擬桿菌群(CFB)、硝化螺旋菌門、放線菌門、綠彎菌門、厚壁菌門、異常球菌-棲熱

3、菌門、疣微菌門、綠菌門和candidate division OP11。除EPRTG5外,其他三個站點具有相同的優(yōu)勢種群--γ變形菌綱,而且具有豐富的細菌多樣性。EPRTG5和SWIR-TVG3站點的古菌文庫包括泉古生菌門和廣古生菌門2個類群,其中以泉古生菌門的Marine Group I為主。LIBSHUFF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各站點間的細菌組成及EPRTG5和SWIR-TVG3站點間的古菌組成都具有顯著性差異,不同站點的種群組成變化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