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礦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河北郭一庒礦1.2mta礦井設計【全套圖紙】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前 言</b></p><p>  這次畢業(yè)設計我們所做的是河北郭一庒礦井設計。</p><p>  在這次畢業(yè)設計之前,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郭一庒礦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生產(chǎn)實習。在生產(chǎn)實習中,我們收集了大量的設計資料并結(jié)合生產(chǎn)中現(xiàn)場工作的經(jīng)驗,完成了對郭一庒礦礦井的初步設計。并且在這次生產(chǎn)實習中,更加深了我們對今后所從事的工作的了解;同

2、時,我們也獲得了先進的設計思想及設計中所涉及到的在學校里所學不到的現(xiàn)場工作經(jīng)驗,為畢業(yè)設計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p><p>  本次畢業(yè)設計是我們畢業(yè)設計小組所有成員共同努力的成果。是小組成員經(jīng)過共同的研討,反復計算并比較后共同確定的,是我在四年大學學習的結(jié)晶。</p><p>  下臘塘礦礦井設計共包括以下幾部分:</p><p>  1.礦井的水文、

3、地質(zhì)等基本情況的概述。</p><p>  2.礦井井田內(nèi)的可采儲量,礦井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的確定。</p><p>  3.礦井井田的總體開拓的設計,包括水平的劃分,井筒位置的確定,經(jīng)濟比較部分,礦井延深方案的確定,采區(qū)的劃分,井底車場線路計算,硐室布置及井底車場的通過能力計算等部分。</p><p>  4.工作面生產(chǎn)機械的參數(shù),工作面生產(chǎn)程序的確定以及采區(qū)車場

4、的設計計算等部分。</p><p>  5.礦井生產(chǎn)中的提升、運輸、通風、排水方式的確定及其所用設備額選型計算與相關(guān)的硐室布置等。</p><p>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沒有長時間的生產(chǎn)和工作經(jīng)驗,所以在設計中必定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與同學多多指教,本人感激不盡。</p><p>  關(guān)鍵詞 :地質(zhì)、井田、儲量、礦井年產(chǎn)量、開拓、采煤方法、通風、提升、

5、瓦斯、排水。</p><p>  全套圖紙,加153893706</p><p><b>  Abstract</b></p><p>  The graduation project we have done is Hebei Guo Yizhuang mine design.</p><p>  Before the

6、 graduation design, we conducted a month-long practi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o Guo Yizhuang mine. In production practice, we collected a lot of design dat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production of field work exp

7、erience, complete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Guo Yizhuang ore mine. And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the more deep understanding for future work;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obtain the design idea and advanced in the field

8、in school and failed to learn the work experience,</p><p>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ll members of our graduation design team effort. Is a member of the team through joint research, repeated calculation an

9、d comparison to determine the common,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my study in the university four years.</p><p>  Wax Tang mine desig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parts:</p><p>  An overview of the

10、basic situation of hydrology, geology and other 1 mine.</p><p>  2 in mine recoverable reserves, mine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length of service.</p><p>  Design of the overa

11、ll development of the 3 mine, including the level of division,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shaft, economic comparison, the deep extension of the program to determine, the division of the mining area, bottom line cal

12、culation, layout and shaft bottom chamber of capacity calculation section.</p><p>  Parameters of production machinery 4 working face, determine the production procedure of working face and the mining yard d

13、esign calculation etc..</p><p>  To determine the 5 increase in mine production, transport, ventilation, drainage patterns and the equipment used in calculating the amount of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he

14、 relevant chamber.</p><p>  Because myself level is limited, and there is no long time experience in production and work, so in the design there are many unsatisfactory areas, and hope that the teachers and

15、students of the exhibitions, I be indebted forever.</p><p>  Keywords: geology, Ida, reserves, min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mining, ventilation, drainage, gas, improve.</p><p><b>  目錄<

16、/b></p><p><b>  前 言I</b></p><p>  AbstractII</p><p><b>  目錄III</b></p><p>  第一章 井田概況及地質(zhì)條件1</p><p>  第一節(jié) 礦井概況1</p>

17、<p>  1.1.1 交通位置1</p><p>  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1</p><p>  1.1.3 氣象及地震1</p><p>  1.1.4 鄰近煤礦開發(fā)狀況2</p><p>  1.1.5 區(qū)內(nèi)經(jīng)濟概況2</p><p>  第二節(jié) 地質(zhì)特征2</p>

18、<p><b>  1.2.1地層2</b></p><p>  1.2.2地質(zhì)構(gòu)造5</p><p>  第3節(jié) 煤層特征6</p><p><b>  1.3.1煤層6</b></p><p>  1.3.2煤質(zhì)及工業(yè)用途11</p><p>  第4

19、節(jié) 開采技術(shù)條件16</p><p>  第5節(jié) 水文地質(zhì)17</p><p>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儲量26</p><p>  第1節(jié) 井田境界26</p><p>  第2節(jié) 井田工業(yè)儲量26</p><p>  2.2.1 儲量計算方法26</p><p>  2.2.2井田

20、工業(yè)儲量計算27</p><p>  第3節(jié) 井田可采儲量27</p><p>  2.3.1井田保護煤柱留設27</p><p>  2.3.2井田可采儲量計算31</p><p>  第3章 礦井生產(chǎn)能力、服務年限及工作制度31</p><p>  第1節(jié) 礦井生產(chǎn)能力及服務年限31</p>

21、<p>  第2節(jié) 工作制度32</p><p>  第四章 井田開拓32</p><p><b>  第1節(jié) 概述33</b></p><p>  4.1.1 地質(zhì)構(gòu)造33</p><p>  4.1.2 煤層賦存狀況34</p><p>  4.1.3水文地質(zhì)情況34

22、</p><p>  4.1.4 地形因素34</p><p>  4.1.5 綜述35</p><p>  第2節(jié) 確定井田開拓方式35</p><p>  4.2.1井筒形式的確定35</p><p>  4.2.2工業(yè)廣場的位置、形狀和面積36</p><p>  4.2.3 開

23、拓方案比較37</p><p>  第2節(jié) 井筒位置的確定46</p><p>  4.2.1 確定井筒位置46</p><p>  4.2.2井筒用途、規(guī)格、特征49</p><p>  第3節(jié) 開采水平的設計52</p><p>  4.3.1水平高度的確定52</p><p>

24、;  4.3.2設計水平的巷道布置53</p><p>  第4節(jié) 采區(qū)劃分54</p><p>  第5節(jié) 井底車場55</p><p>  4.5.1 概述55</p><p>  4.5.2 井底車場的選擇原則55</p><p>  4.5.3 井底車場的設計依據(jù)55</p><

25、p>  4.5.4 井底車場的線路設計56</p><p>  4.5.5 軌型、道岔及曲線巷道參數(shù)57</p><p>  4.5.6 馬頭門線路的平面布置計算58</p><p>  4.5.7 井底車場的調(diào)車方式59</p><p>  4.5.8 井底車場各硐室的布置59</p><p>  第

26、6節(jié) 開拓系統(tǒng)的綜述62</p><p>  第5章 采煤方法和采區(qū)巷道布置63</p><p>  第1節(jié) 煤層的地質(zhì)特征63</p><p>  5.1.1采區(qū)位置63</p><p>  5.1.2采區(qū)煤層煤層特征63</p><p>  5.1.3 開采煤層的瓦斯及煤塵情況63</p>

27、<p>  5.1.4 煤層頂?shù)装鍘r石構(gòu)造情況63</p><p>  5.1.5 水文地質(zhì)63</p><p>  5.1.6 地質(zhì)構(gòu)造64</p><p>  5.1.7 地表情況64</p><p>  第2節(jié) 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藝64</p><p>  5.2.1 采煤方法的選擇64&l

28、t;/p><p>  5.2.2 回采工藝64</p><p>  5.2.3確定工作面長度66</p><p>  5.2.4 采煤設備選型66</p><p>  5.2.5工作面長度合理性的檢驗69</p><p>  5.2.6支護方式70</p><p>  5.2.7 各工藝過

29、程的安全注意事項71</p><p>  5.2.8 循環(huán)作業(yè)方式及各圖表78</p><p>  第3節(jié) 采區(qū)巷道和生產(chǎn)系統(tǒng)80</p><p>  5.3.1 概述80</p><p>  5.3.2 采區(qū)生產(chǎn)能力和服務年限80</p><p>  5.3.3 采區(qū)巷道布置81</p>&

30、lt;p>  5.3.4 采區(qū)區(qū)段劃分82</p><p>  5.3.5 采區(qū)生產(chǎn)系統(tǒng)82</p><p>  第4節(jié) 采區(qū)車場設計及峒室83</p><p>  5.4.1 采區(qū)變電所83</p><p>  5.4.2 采區(qū)車場84</p><p>  5.4.3 采區(qū)煤倉85</p>

31、;<p>  第5節(jié) 采區(qū)采掘計劃86</p><p>  5.5.1 采區(qū)巷道的斷面和支護形式86</p><p>  5.5.2 采區(qū)巷道的掘進方法和作業(yè)方式86</p><p>  5.5.3 采區(qū)工作面配備及三量管理86</p><p>  5.5.4 工作面推進速度、生產(chǎn)能力、盤區(qū)回采率87</p>

32、;<p>  第六章 礦井運輸與提升88</p><p><b>  第1節(jié) 概述88</b></p><p>  第2節(jié) 采區(qū)運輸設備的選擇89</p><p>  第3節(jié) 主要巷道運輸設備的選擇89</p><p>  6.3.1 煤炭運輸方式89</p><p>  

33、6.3.2 輔助運輸方式92</p><p>  第4節(jié) 主井提升設備選型計算93</p><p>  6.4.1 主井提升原始數(shù)據(jù)93</p><p>  6.4.2 提升容器的確定93</p><p>  6.4.3 鋼絲繩的選擇93</p><p>  6.4.4 提升機的選擇95</p>

34、<p>  6.4.5 提升電動機的選擇96</p><p>  6.4.6 提升機相對井筒的位置96</p><p>  6.4.7 提升系統(tǒng)的總變位質(zhì)量97</p><p>  6.4.8 對防滑性能的分析101</p><p>  6.4.9 提升機提升能力的驗算101</p><p> 

35、 6.4.10 防滑能力驗算101</p><p>  第五節(jié) 副井提升設備的選擇102</p><p>  6.5.1 罐籠的選擇102</p><p>  6.5.2 鋼絲繩的選擇102</p><p>  6.5.3提升機的選擇103</p><p>  第七章 礦井通風與安全103</p&g

36、t;<p>  第1節(jié) 礦井通風方式與通風系統(tǒng)103</p><p>  7.1.1 概況103</p><p>  7.1.2 選擇通風系統(tǒng)的原則104</p><p>  7.1.3 礦井通風方式及通風系統(tǒng)104</p><p>  7.1.4 通風系統(tǒng)概述105</p><p>  第2節(jié)

37、 采區(qū)及全礦所需風量106</p><p>  7.2.1 配風的原則和方法106</p><p>  7.2.2 配風的依據(jù)106</p><p>  7.2.3 采區(qū)及全礦所需風量計算106</p><p>  7.2.4 風量分配111</p><p>  第三節(jié)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112</p&

38、gt;<p>  7.3.1 礦井通風總阻力計算原則112</p><p>  7.3.2 礦井最大阻力路線112</p><p>  7.3.3 礦井通風阻力計算112</p><p>  7.3.4 礦井通風總阻力115</p><p>  7.3.5 兩個時期的礦井總風阻和總等積孔115</p>&

39、lt;p>  第四節(jié) 扇風機選型116</p><p>  7.4.1 選擇風機的基本原則116</p><p>  7.4.2 通風機選型設計的基本要求116</p><p>  7.4.3 通風機的選型計算117</p><p>  第五節(jié) 防止特殊災害的安全措施120</p><p>  7.5.

40、1 預防瓦斯的措施120</p><p>  7.5.2 預防粉塵的措施121</p><p>  7.5.3 防止井下火災的措施121</p><p>  7.5.4 防水措施122</p><p>  7.5.5 頂板管理123</p><p>  第八章 礦井排水123</p><

41、p>  第一節(jié) 概述123</p><p>  8.1.1 概況123</p><p>  8.1.2 排水系統(tǒng)概述123</p><p>  第二節(jié) 排水設備選型124</p><p>  8.2.1 初選水泵124</p><p>  8.2.2 管路的確定126</p><p

42、>  8.2.3 管道特性曲線及工況的確定127</p><p>  8.2.4 檢驗計算129</p><p>  第三節(jié) 水倉及水泵房130</p><p>  8.3.1 水倉130</p><p>  8.3.2 水泵房130</p><p>  第四節(jié) 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131</p>

43、<p>  第九章 技術(shù)經(jīng)濟指標132</p><p><b>  謝 辭136</b></p><p><b>  參考文獻137</b></p><p>  第一章 井田概況及地質(zhì)條件</p><p><b>  第一節(jié) 礦井概況</b><

44、/p><p>  1.1.1 交通位置</p><p>  陶二煤礦改擴建主要是開發(fā)擴大區(qū),擴大區(qū)位于河北省邯鄲縣境內(nèi),行政隸屬河北省邯鄲縣工程鄉(xiāng)、康莊鄉(xiāng)所轄,擴大區(qū)東距邯鄲市15km,西距武安市20km。邯(鄲)—長(治)鐵路從本區(qū)中部通過,在邯鄲站南側(cè)與京廣鐵路交匯,邯鄲至武安公路分別從本區(qū)中部及北部通過,交通條件極為便利。見交通位置圖1—1—1。</p><p>

45、  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p><p>  該區(qū)位于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間的丘陵地帶,呈南、北高,中部低的特征。地表標高介于118.00m~239.80m之間。</p><p>  區(qū)內(nèi)地貌形態(tài)主要是構(gòu)造剝蝕低山丘陵。</p><p>  本區(qū)發(fā)育有一條沁河,屬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滏陽河的支流。受地形控制,沁河由西南部的師窯支流和西部的王溝支流在牛叫河村附近匯合

46、而成,流經(jīng)井田中部,沿張巖崳村流出井田,并向東匯入滏陽河。河谷底部常年流水,水量隨季節(jié)變化增減,井田內(nèi)河床一般寬30~50m,最寬處可逾百米,谷底與地面的最大高差可達24m,底部常有涓涓細流,亦為雨季之泄洪通道。其上游西溝支流建有北牛叫和北李莊水庫,西南支流建有康莊水庫,沁河建有八河壩水庫,總庫容量為290.90萬m3。</p><p>  1963年最高洪水位在陶莊附近為+157.0 m,在牛叫河村橋北小廟下部

47、</p><p>  地臺邊緣最高洪水位為+123.0m。</p><p>  1.1.3 氣象及地震</p><p>  本區(qū)屬半干旱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p><p>  據(jù)邯鄲氣象站資料,多年平均氣溫為13.4℃;多年月平均氣溫最高為26.9℃(7月份),最低氣溫為-2.0℃(1月份);極端最高氣溫為42.5℃,極端最低氣溫為-21

48、.0℃,多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為2594h,多年平均無霜期202d,積雪最大厚度14.00~16.00cm,凍土最大深度37.00~42.00cm。年內(nèi)風向多為南風和西北風,最大風速20m/s。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2.7mm。歷年最大降水量為1575.3mm(1963年),歷年最小降水量為220.0mm(1986年)。</p><p>  本區(qū)地震烈度為7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g。</p><

49、;p>  1.1.4 鄰近煤礦開發(fā)狀況</p><p>  擴大區(qū)北部有永年縣焦窯煤礦,西部有陶一、陶二及邯鄲縣姬莊煤礦。</p><p>  焦窯煤礦位于擴大區(qū)的北部,1969年10月建井,1970年8月建成投產(chǎn),建有主、副斜井一對(坡度為25°),井口標高+283m,設計生產(chǎn)能力為21萬t/a,開采水平為+150m和-70m兩個水平,主采1、2煤層,1煤層厚度1.00~

50、1.50m,2煤層厚度1.20~3.50m,局部2煤層被沖刷形成無煤帶。該礦1998年在其井田深部施工一副立井,并已投入使用,現(xiàn)開采水平已達-300m。目前礦井涌水量為300m3/h。該礦井屬低沼氣礦井。</p><p>  陶一煤礦位于陶二煤礦的西部,1976年建成投產(chǎn),為主斜副立井單水平混合開拓方式,主采1、2煤層。目前礦井涌水量為390 m3/h。該礦井屬低沼氣礦井 。</p><p&g

51、t;  陶二煤礦位于擴大區(qū)的西部,1975年5月25日建井,1982年5月1日投產(chǎn),設計能力為90 萬t/a,采用立井開拓,主、副井井筒深度分別為431、445m,水平標高為-258m,主采1、2煤層,開采方式為走向長壁采煤法,采煤機械化程度為80%,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邊界式。屬高沼氣低二氧化碳礦井。</p><p>  姬莊、衡水煤礦位于擴大區(qū)西南部的西側(cè)。其中,衡水煤礦正常涌水量為550 m3/h,最大涌水量

52、達680 m3/h,主采2煤層,正延深采9煤層。</p><p>  本區(qū)范圍內(nèi)因煤層埋藏較深,無開采礦井。</p><p>  1.1.5 區(qū)內(nèi)經(jīng)濟概況</p><p>  擴大區(qū)位于邯鄲縣,該縣煤炭儲量豐富,煤炭開采業(yè)作為邯鄲縣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并帶動了建材、冶金、機械制造等其它行業(yè)的發(fā)展,勞動力主要從事工礦業(yè)生產(chǎn)及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邯鄲縣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礦井改擴建

53、所需主要建材可由當?shù)氐玫浇鉀Q。</p><p><b>  第二節(jié) 地質(zhì)特征</b></p><p><b>  1.2.1地層</b></p><p>  郭一庒煤礦地質(zhì)勘探鉆孔揭露地層較齊全,地層由老到新有奧陶系中統(tǒng)、石炭系中統(tǒng)和上統(tǒng)、二疊系、三疊系及第四系。</p><p>  1、奧陶系中

54、統(tǒng)峰峰組(O2f)</p><p>  以巨厚~厚層狀灰色、深灰色純灰?guī)r、褐黃色花斑狀灰?guī)r和白云質(zhì)灰?guī)r組成,地層厚度170m左右。</p><p><b>  2、石炭系(C)</b></p><p>  1)、石炭系中統(tǒng)本溪組(C2b)</p><p>  主要由灰色巨厚層狀石灰?guī)r及淺灰色鋁質(zhì)泥巖組成。上層夾一層不可采

55、薄煤層(10煤層),下層鋁質(zhì)泥巖具鮞狀結(jié)構(gòu),局部含透鏡狀赤鐵礦。地層厚度13~31m,平均厚度20m。本組地層假整和于奧陶系中統(tǒng)峰峰組地層之上。</p><p>  2)、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C3t)</p><p>  本組為一套海陸交替相沉積的泥質(zhì)巖、碳酸巖和碎屑巖。主要由深灰色、灰色粉砂巖、泥巖及灰色中~細粒砂巖組成。其中夾有6~8層石灰?guī)r,賦存穩(wěn)定的石灰?guī)r為伏青、小青、中青、大青灰?guī)r

56、,是煤層對比的標志層,不穩(wěn)定有一座、野青兩層石灰?guī)r。本組地層含煤5~14層,主要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有6、8、9煤層。本組地層厚度112~153m,平均厚度120m。</p><p><b>  3、二疊系(P)</b></p><p><b>  1)、下統(tǒng)(P1)</b></p><p> ?、?、山西組(P1 s)<

57、;/p><p>  該組為本區(qū)的主要含煤地層,巖性主要由深灰色粉砂巖、泥巖和淺灰色中~細粒砂巖組成,含煤2~8層,中下部1、2煤層為穩(wěn)定可采煤層。上界為駱駝脖砂巖,底界以北岔溝砂巖與下伏太原組地層呈整合接觸。本組地層厚度變化較大,地層厚度49~83m,平均厚度67m。</p><p> ?、凇⑾率凶咏M(P1x)</p><p>  本組與下伏山西組地層連續(xù)沉積,由灰綠

58、、深灰和帶紫花班狀粉砂巖及淺灰色鋁質(zhì)泥巖組成。地層厚度41~87m,平均厚度68m。</p><p><b>  2)、上統(tǒng)(P2)</b></p><p> ?、佟⑸鲜凶咏M(P2 s)</p><p>  本組地層共劃分為四段,總厚度420~647m,平均厚度517m。地層由</p><p><b>  下

59、至上分述如下:</b></p><p><b>  一段(P2s1)</b></p><p>  由灰、深灰、紫灰色花斑粉砂巖和淺灰、灰白色砂巖組成,砂巖成分以石英為主,具交錯層,粉砂巖多以鋁土質(zhì)成分為主。本段地層厚度103~189m,平均厚度148m。</p><p><b>  二段(P2s2)</b>&l

60、t;/p><p>  本段主要由厚層狀淺灰色、灰白色中~粗粒巖石與厚層狀灰白、灰紫花斑粉砂巖組成。本段地層厚度103~147m,平均厚度124m。</p><p><b>  三段(P2s3)</b></p><p>  本段以灰、紫灰色帶花斑粉砂巖為主,地面風化呈紫褐黃色,巖性較單一,夾2~3層細粒砂巖薄層,下部偶夾厚層透鏡狀粗粒砂巖。地層厚度8

61、2~129m,平均厚度96m。</p><p><b>  四段(P2s4)</b></p><p>  本段由紫灰、灰、淺灰紫色粉砂巖與淺灰黃褐色(風化)中~粗粒砂巖呈互層沉積。本段地層厚度132~182m,平均厚度149m。</p><p> ?、?、石千峰組(P2sh)</p><p>  本組地層劃分為兩段,總厚度

62、165~276m,平均厚度237m,地層由下至上分述如下:</p><p><b>  一段(P2sh1)</b></p><p>  由綠灰、紫灰色中~細粒砂巖與紫色粉砂巖相間交替沉積,以粉砂巖為主。本段地層厚度92~171m,平均厚度145m。</p><p><b>  二段(P2sh2)</b></p>

63、<p>  本段由紫紅色粉砂巖、紫色泥巖及淺紫色細粒砂巖組成。地層厚度73~105m,平均厚度92m。</p><p><b>  4、三疊系(T)</b></p><p><b>  1)、下統(tǒng)(T1)</b></p><p>  ①、劉家溝組(T1l)</p><p>  巖性以薄

64、~厚層狀紫色、灰紫色及紫紅色細粒砂巖為主,夾粉砂巖薄層或粉砂巖透鏡體。本組與下伏二疊系石千峰組整和接觸。地層厚度大于550m。</p><p> ?、凇⒑蜕袦辖M(T1h)</p><p>  由灰紫、淺紫色中厚層狀細粒砂巖間夾紫及紫紅色粉砂巖組成。本組地層厚度大于230m。</p><p><b>  2)、上統(tǒng)(T2)</b></p&g

65、t;<p><b>  二馬營組(T2e)</b></p><p>  因斷層缺失底部地層,所見地層為淺褐黃色中~厚層狀中粗粒砂巖為主,次為紫紅、灰黃、淺灰和藍紫色泥巖及粉砂巖。地層厚度大于185m。</p><p><b>  5、第四系(Q)</b></p><p>  由沖洪積的砂質(zhì)粘土、粘土及砂、礫石

66、組成,地層分布不均,厚度變化大。地層厚度0~21.96m。</p><p><b>  1.2.2地質(zhì)構(gòu)造</b></p><p>  邯鄲礦區(qū)地處山西斷?、蚣墭?gòu)造單元,太行拱斷束Ⅲ級構(gòu)造單元,武安凹斷束Ⅳ級構(gòu)造單元的東部,擴大區(qū)位于邯鄲礦區(qū)的東部,地處半個山至紫山東傾單斜構(gòu)造的東部。</p><p>  本區(qū)地層總體走向為北東向、北北東向,地

67、層傾角一般10°~25°,2~6勘探線地層傾角為10°~14°,6~10勘探線因巖漿巖侵入,使地層產(chǎn)狀變陡,達18°~22°;18~20勘探線由于斷裂構(gòu)造密度較大,使地層傾角變化較大,在斷層附近地層傾角可達30°左右。</p><p>  井田內(nèi)的構(gòu)造以斷裂為主,并伴有軸向近東西的呈“W”型的簡單寬緩褶皺構(gòu)造。在24勘探線附近,有一明顯的“馬鞍

68、型”構(gòu)造,由店子背斜、史村向斜及史村東北部的向斜組合而成。地層傾角在軸部都很平緩為6°左右,在兩翼較陡。</p><p>  對本井田起主導作用的斷裂帶,大至可劃分兩個斷裂束,由南向北是:由井田的南部至12勘探線間的F1、F32斷層束,其間斷層走向以北東及北北東向且斷距大為其特征;12勘探線以北的斷裂束走向以北西及北北西向且斷距較小為特征。斷層間形成地壘或地塹,這兩束斷裂構(gòu)造破壞了井田內(nèi)褶皺構(gòu)造線的連續(xù)

69、性和本井田的完整性。</p><p>  本井田構(gòu)造形跡展布情況分述如下:</p><p><b>  1、褶皺</b></p><p>  1)、北牛叫~葛巖崳向斜</p><p>  由陶二井田延伸到擴大區(qū)中北部,軸向近東西,兩翼產(chǎn)狀大致對稱,傾角在15°~25°之間,在本區(qū)軸長1900m,并被F

70、1、F20斷層切割。軸跡位置可靠。</p><p><b>  2)、南牛叫背斜</b></p><p>  由陶二井田延伸到擴大區(qū),軸線位于13與15勘探線之間,軸向近東西,1302孔處于軸線附近,與北牛叫~葛巖崳向斜相對應,兩翼產(chǎn)狀大致對稱,傾角為15°~25°,在本區(qū)軸線長2800m,并被F1、F20、 F25斷層切割,為一寬緩的簡單背斜構(gòu)造

71、。</p><p><b>  3)、店子背斜</b></p><p>  由半個山井田向東延伸入本區(qū),西店子村以西軸向為北東向,進入店子村以東,軸向轉(zhuǎn)為北西向,向南至24勘探線軸向轉(zhuǎn)變?yōu)榻媳毕?,軸部位于22勘探線以南,并分別被F1、F20、F37斷層切割,在本區(qū)軸線長2700m。</p><p><b>  4)、史村向斜<

72、/b></p><p>  位于24勘探線與史村之間,軸向近南北,在本區(qū)軸線長1900m。</p><p><b>  2、斷層</b></p><p>  據(jù)地質(zhì)填圖、地震勘探和鉆孔揭露已發(fā)現(xiàn)大小斷層共29條,其中落差大于100m的斷層有4條,落差50~100m的有7條,落差30~50m的有4條,落差小于30m的有14條,其中影響到煤系

73、地層的有17條。斷層的性質(zhì)均為高角度正斷層,斷層傾角一般60°~70°;斷層走向多為北東及北北東向,少數(shù)北西及北北西向。</p><p>  本井田總體構(gòu)造形態(tài)為向東及南東傾斜的單斜構(gòu)造,依本井田的構(gòu)造發(fā)育程度和條件分析,其構(gòu)造類型中等。主要斷層的控制程度及斷層特征敘述詳見表1—2—1。</p><p><b>  第3節(jié) 煤層特征</b><

74、/p><p><b>  1.3.1煤層</b></p><p>  擴大區(qū)含煤地層為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中統(tǒng)本溪組,共含煤23層,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層5層,其中1、2、9煤層為可采</p><p>  陶 二 煤 礦 擴 大 區(qū) 斷 層 統(tǒng) 計 表</p><p><b>  表1—2—1</

75、b></p><p>  陶 二 煤 礦 擴 大 區(qū) 斷 層 統(tǒng) 計 表</p><p><b>  表1—2—1</b></p><p>  陶 二 煤 礦 擴 大 區(qū) 斷 層 統(tǒng) 計 表</p><p><b>  表1—2—1</b></p><p>  和大部可

76、采煤層,6、8煤層為局部可采煤層?,F(xiàn)將可采煤層分述如下:</p><p>  1煤層:位于山西組地層中部,下距2煤層13~33m (平均20m)。煤層厚度0.30~3.32m,平均厚度1.25m,純煤厚0.30~2.12m,純煤平均厚度1.17m,為薄煤層,煤層結(jié)構(gòu)簡單。大部不含夾矸,10線以北含夾矸0.15~0.64m的泥巖。煤層賦存較穩(wěn)定,大部可采。</p><p>  2煤

77、層:為主要可采煤層,位于山西組下部。煤層厚0.8~7.71m,平均厚3.53m,為中厚~厚煤層,純煤厚度0.8~7.56m。煤層結(jié)構(gòu)簡單,普遍含一層夾矸,厚0.09~0.62m,一般0.29m。2煤層全區(qū)可采,但厚度變化較大,由北向南逐漸增厚。</p><p>  6煤層:位于太原組中部,上距2煤層49~99m(平均64m左右),與上部4煤層20~40m(平均27m左右)。煤層厚度0.35~4.77m,平均厚度0

78、.96m,純煤厚度0.35~4.77m,純煤平均厚度0.92m,為薄煤層。煤層結(jié)構(gòu)簡單,賦存較穩(wěn)定,局部可采。</p><p>  8煤層:位于太原組底部。上距6煤層32~56m(平均45m),距7煤層10~25m(平均18m左右)。煤層厚0.38~1.89m,平均厚0.98m,純煤厚度0.38~1.89m,純煤平均原0.88m,為薄煤層,煤層結(jié)構(gòu)簡單,局部可采。</p><p>  9煤

79、層:位于太原組底部,上距8煤層2~16m(平均5.8m)。煤層厚度0.67~3.64m,平均厚度2.07m,為中厚煤層,煤層結(jié)構(gòu)復雜,大部可采。</p><p>  詳見煤層特征表 1—2—2</p><p>  1.3.2煤質(zhì)及工業(yè)用途</p><p>  區(qū)內(nèi)各煤層均變質(zhì)為無煙煤。其中1、2煤層多屬中~富灰特低硫無煙</p><p>  

80、煤 層 特 征 表</p><p><b>  表 1—2—2</b></p><p>  煤 質(zhì) 分 析 成 果 表 </p><p><b>  表1—2—3</b></p><p>  煤二號。6、9煤層多屬中~高灰富硫無煙煤二號。8煤層屬低~中灰富硫無煙煤三號(煤質(zhì)分析成果見表

81、1—2—3)。</p><p>  根據(jù)各煤層煤質(zhì)化驗結(jié)果,本區(qū)1、2煤煤粉可用于發(fā)電和鍋爐用煤,塊煤可用作合成氨用煤及民用煤。6、8、9煤主要為民用煤。</p><p><b>  三、巖漿巖</b></p><p>  巖漿巖在本區(qū)10勘探線以北大面積出露。煤系地層及二疊系上石盒子組四段地層中均有巖漿巖侵入,按巖漿巖侵入煤系地層層位的高低,

82、本區(qū)巖漿巖自上而下大致分為五層:</p><p>  第一層巖漿巖(h1):侵入于奧陶系頂與大青灰?guī)r之間,侵入厚度1.10~20.31m,分布在6勘線以北,一般侵入1~4層。</p><p>  第二層巖漿巖(h2):侵入于大青灰?guī)r與伏青灰?guī)r之間,一般侵入1~5層,厚度1.27~210.20m。</p><p>  第三層巖漿巖(h3):侵入于伏青灰?guī)r與野青灰?guī)r之間

83、,一般侵入1~3層,厚度0.96~23.2m,多數(shù)分布于13勘探線以北,其南部有少量分布。</p><p>  第四層巖漿巖(h4):侵入野青灰?guī)r與1煤層之間,一般1~3層,厚度0.42~15.09m,全區(qū)均有分布。</p><p>  第五層巖漿巖(h5):侵入于1煤層與山西組頂界之間,僅有2003孔見到一層,厚4.33m。</p><p>  第4節(jié) 開采技術(shù)條

84、件</p><p>  (一)陶二礦井開采技術(shù)條件</p><p>  陶二礦井沼氣等級為高CH4、低CO2礦井,沼氣涌出量主要來源于采掘工作面。煤的自燃傾向和煤塵爆炸性經(jīng)重慶煤研所鑒定,2煤層自燃傾向等級為Ⅲ類不易自燃,煤塵不具爆炸性。陶二煤礦自投產(chǎn)以來未發(fā)生過煤塵爆炸和煤層自燃事故。1、2煤層的頂、底板為Ⅰ、Ⅱ類易管理頂、底板。</p><p> ?。ǘU大區(qū)

85、開采技術(shù)條件</p><p><b>  1、煤層頂、底板</b></p><p>  本區(qū)設計主采1、2煤層。</p><p>  1煤層頂板巖性以粉砂巖(平均厚度3.89m)為主,次為泥巖,節(jié)理、裂隙較發(fā)育,容易跨落。底板巖性以粉砂巖為主,平均厚度8.0m。根據(jù)生產(chǎn)礦井實踐,易發(fā)生底鼓。</p><p>  2煤層直

86、接頂巖性以中、細粒砂巖(平均厚11.96m)為主,開采煤層時有剝落危險。2煤偽頂巖性為炭質(zhì)泥巖、砂質(zhì)泥巖,開采時易跨落。煤層底板以粉砂巖或細粒砂巖為主。巷道掘進時應預防底鼓的發(fā)生。</p><p><b>  2、瓦斯</b></p><p>  根據(jù)地質(zhì)報告和礦井生產(chǎn)實測資料,推測本區(qū)屬高沼氣礦井。又據(jù)邯鄲礦務局提供資料,擴大區(qū)瓦斯相對涌出量20m3/t,屬高瓦斯礦

87、井。</p><p>  由于區(qū)斷裂構(gòu)造較發(fā)育,含煤地層受多層厚度不等的巖漿巖侵入破壞,煤的變質(zhì)程度高,煤層沉積環(huán)境變化較大,因此本區(qū)煤層瓦斯含量平面分布具不均一性。主要表現(xiàn)為受斷層影響,在位于斷層落差較大或斷層密集的地段瓦斯含量低。在第10勘探線以北受厚層巖漿巖對煤層及圍巖擠壓破壞,以及巖漿巖的高溫變質(zhì)作用,使煤層去氣而降低了瓦斯含量,因此第10勘探線以北瓦斯含量較低。另外北部2煤頂板為厚層砂巖分布,不利于瓦斯

88、儲存,也是北部瓦斯含量低的原因之一。南部由于含煤地層受巖漿巖影響相對較弱,煤變質(zhì)程度低于北部,煤層厚度大,故瓦斯含量相對較高。</p><p><b>  3、煤塵</b></p><p>  本區(qū)1、2、6、9煤層均無爆炸性。</p><p><b>  4、煤的自燃</b></p><p>  

89、各煤層的自燃傾向性為:1煤層為Ⅲ類不易自燃;2煤層為Ⅳ類或Ⅲ類不易自燃;6、8、9煤層為Ⅲ類不易自燃。</p><p><b>  5、地溫</b></p><p>  本區(qū)已有測溫孔17個,僅2003孔為近似穩(wěn)態(tài)測溫,其余均為簡易測溫。本區(qū)以40m垂深作為恒溫帶與內(nèi)熱帶的分界,恒溫帶平均溫度13.40℃。</p><p>  地溫梯度:2.7

90、2℃/100m~1.91℃/100m,平均2.15℃/100m。地溫梯度有明顯變化規(guī)律,即向斜軸部較小,背斜軸部較大,構(gòu)造發(fā)育地帶較高。本區(qū)地溫梯度小于3℃/100m,不屬于地溫異常區(qū)。</p><p>  2煤底板地溫隨煤層埋深增加而增高,西部較低,一般27℃左右,東部較高,一般為39℃左右,無地溫異常區(qū)。31℃等值線從本區(qū)中偏西穿過。</p><p>  根據(jù)擴大區(qū)地質(zhì)報告提供資料顯示

91、,-700m水平切面地溫一般在29~31℃左右。只有在礦井開采后期的井田東南部構(gòu)造發(fā)育地段,地溫增高到36.6℃,明顯高于周圍地區(qū)。</p><p><b>  第5節(jié) 水文地質(zhì)</b></p><p>  (一)區(qū)域水文地質(zhì)概況</p><p>  陶二煤礦擴大區(qū)位于邯邢水文地質(zhì)單元南單元的康二城亞單元的東部。該單元的北部邊界分布在紫山巖體一

92、帶,其地表分水嶺即為該單元的北部邊界;西界以紫山~鼓山斷層為界;東界以奧陶系石灰?guī)r頂界面標高</p><p>  -1100m為界;南部邊界分為兩段,即南部西段以雙玉泉斷層為界,南部東段以胡峪斷層為界。整個單元的形狀似三角形,面積約200km2。</p><p>  單元內(nèi)主要含水層組按其含水介質(zhì)不同可劃分為三種類型:一是第四系松散砂卵礫石孔隙含水層,二是二疊系砂巖裂隙含水層組,三是石炭系

93、薄層石灰?guī)r及奧陶系中統(tǒng)石灰?guī)r巖溶裂隙含水層組。</p><p>  (二)井田水文地質(zhì)條件</p><p>  本區(qū)內(nèi)發(fā)育一條季節(jié)性河流~沁河,它是由區(qū)內(nèi)西部的王溝支流和西南部的野河、師窯支流在牛叫河村附近匯合而成,經(jīng)擴大區(qū)東部張巖崳村流出區(qū)外。該河平時主要排泄其上游礦坑水,水量在1000~1500m3/h,雨季期間為上游地區(qū)大氣降水排泄通道,并形成洪水和洪峰。據(jù)調(diào)查,1963年最高洪水位

94、在牛叫河村橋北的小廟下部地臺邊緣,其最高水位標高為+123.00m?,F(xiàn)已在沁河上分別建有八河壩、康莊、北牛叫、張莊等小型水庫,總庫容量約為290.9萬m3 。</p><p><b>  1、含水層特征</b></p><p>  擴大區(qū)地層共有七個含水層,自上而下分述為:</p><p> ?。?)奧陶系中統(tǒng)石灰?guī)r含水層(Ⅰ)</p&g

95、t;<p>  該層是由厚層狀石灰?guī)r、白云質(zhì)灰?guī)r等組成。本層總厚度約為550m,分為峰峰組、磁縣組和馬家溝組三組八個層段。其中,峰峰組的二、三段,磁縣組的二、三段和馬家溝組的二段為含水層段。其余層段則為相對隔水層段。擴大區(qū)內(nèi)奧灰埋藏深度較大,奧灰頂界面標高在擴大區(qū)西部為-800~-1100m,東部為-550~-800m,埋藏深度大于700m,且又受北部伏青灰?guī)r下的巨厚層巖漿巖的影響,制約了巖溶的發(fā)育。因此,本區(qū)奧灰含水層巖

96、溶發(fā)育極差,富水性較弱,奧灰水屬深埋藏滯流型。鉆孔單位涌水量為0.041 L/s·m,滲透系數(shù)為0.12m/d,水質(zhì)類型為SO4—Ca型,據(jù)陶二煤礦觀11孔1997年1月觀測資料,水位標高為108.6m。</p><p>  (2)大青石灰?guī)r含水層(Ⅱ)</p><p>  巖性為中厚層狀的隱晶~細晶質(zhì)石灰?guī)r,局部夾燧石條帶,層位穩(wěn)定,平均厚度6.24m。據(jù)陶莊井田抽水實驗資料,

97、鉆孔單位涌水量介于0.015~0.138 L/s ·m,滲透系數(shù)介于0.024~1.82m/d;水質(zhì)類型以HCO3·SO4—Ca·Mg型為主,屬富水性弱~中等的含水層。據(jù)陶二煤礦觀14孔觀測資料,1986年6月水位標高為108.92m。</p><p> ?。?)伏青石灰?guī)r含水層(Ⅲ)</p><p>  巖性為灰色隱晶質(zhì)石灰?guī)r,層位穩(wěn)定。揭露厚度1.20~6

98、.53m,平均厚度4.50m。鉆孔單位涌水量介于0.165~0.405L/s·m,滲透系數(shù)介于4.36~11.77m/d。水質(zhì)類型以HCO3·SO4—Na·Ca型為主,水位標高124.53~161.82m(1968年)。由以上資料分析,伏青石灰?guī)r含水層屬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層。</p><p> ?。?)野青石灰?guī)r含水層(Ⅳ)</p><p>  巖性為隱晶質(zhì)含泥

99、質(zhì)石灰?guī)r。局部相變?yōu)槟鄮r及粉砂巖,沉積不穩(wěn)定。鉆孔單位涌水量為0.011 L/s·m,滲透系數(shù)為0.366m/d。水質(zhì)類型以HCO3·SO4—Ca·Mg型為主,水位標高141.75~142.74m之間。該層屬富水性較弱的含水層。</p><p>  (5)2煤層頂板砂巖含水層(Ⅴ)</p><p>  巖性為中~細粒結(jié)構(gòu)、泥硅質(zhì)膠結(jié)長石石英砂巖,局部相變?yōu)榉?/p>

100、沙巖。其平均厚度為11.96m。從陶二煤礦生產(chǎn)揭露來看,該層以滴淋水形式為主,初見水時水量較大,一定時間后水量明顯下降并趨于穩(wěn)定,以消耗儲存量為主。目前穩(wěn)定水量在150m3/h左右。鉆孔單位涌水量為0.0055~0.269 L/s·m,滲透系數(shù)為1.958m/d。水位標高為156.12~156.96m(1965年)。該層屬富水性弱的含水層,局部為中等富水性。</p><p> ?。?)下石盒子組砂巖含水

101、層(Ⅵ)</p><p>  巖性為中~細粒結(jié)構(gòu)、泥硅質(zhì)膠結(jié)石英砂巖,砂巖分為上、中、下三層,下層相當于駱駝脖砂巖,層位穩(wěn)定,但厚度變化較大,上兩層層位不穩(wěn)定。本含水層主要是指其底部砂巖層。該層總厚為1.65~44.26 m,平均厚度22.30m。鉆孔單位涌水量為0.742 L/s ·m,滲透系數(shù)為7.13m/d,水質(zhì)類型為HCO3· SO4—Ca·Na型,水位標高為170.11m,

102、該層具有中等富水性。</p><p> ?。?)上石盒子組二段底砂巖含水層組(Ⅶ)</p><p>  巖性為一套粗~中粒結(jié)構(gòu)、泥硅質(zhì)膠結(jié)石英砂巖,厚度5.40~64.60m,平均厚度20.25m。單井最大出水量44.70m3/h,鉆孔單位涌水量為0.274 L/s· m,滲透系數(shù)為1.40m/d,水質(zhì)類型為HCO3·SO4—Ca·Mg型,水位標高1969年為

103、187.42m,目前水位標高為163.4~165.3m,相比1969年下降近20m。該層具有中等富水性。</p><p>  各含水層特征詳見表1—2—4</p><p><b>  2、隔水層特征</b></p><p>  擴大區(qū)內(nèi)各含水層之間均存在一定厚度并且有良好隔水性能的隔水巖層。奧陶系石灰?guī)r頂至9煤層底板間的距離為21.65~40.

104、66m。其間巖性由</p><p>  含 水 層 特 征 一 覽 表</p><p><b>  表1—2—4</b></p><p>  砂質(zhì)泥巖、鋁質(zhì)泥巖、粉砂巖組成,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p><p>  大青石灰?guī)r(Ⅱ)與伏青石灰?guī)r(Ⅲ)間距為28.42~41.09m,平均為33.98m,巖性60%為泥巖、粉

105、砂巖,同時還有厚度不等的巖漿巖侵入,侵入厚度在擴大區(qū)北部(6~12勘探線之間)較大,特別在602孔及801孔厚度均大于200m,這些厚層巖漿巖體雖然與圍巖接觸帶間發(fā)育一定裂隙,具有一定的弱富水性,但由于其致密堅硬,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增強了相鄰含水層之間的隔水能力。</p><p>  伏青石灰?guī)r(Ⅲ)與野青石灰?guī)r(Ⅳ)的間距為34.53~60.77m,巖性以粉砂巖、泥巖為主,同時也有厚度不等的巖漿巖侵入,均具有較好

106、的隔水性能。</p><p>  野青石灰?guī)r(Ⅳ)與2煤層頂板砂巖(Ⅴ)間距為21.88~47.14m,平均為36.10m,巖性中粉砂巖和泥砂巖占60%以上,亦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p><p>  2煤層頂板砂巖(Ⅴ)與下石盒子組底砂巖(Ⅵ)的平均間距為50.99m,巖性中粉砂巖占62%,這些厚層粉砂巖亦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p><p>  下石盒子組底砂巖

107、(Ⅵ)與上石盒子組二段底部砂巖(Ⅶ)的間距為121.60~184.50m,平均為149.36m,巖性中粉沙巖、泥巖和鋁質(zhì)泥巖占50%~60%,這些厚層的泥巖、鋁質(zhì)泥巖起到了很好的阻隔水作用。</p><p> ?。ㄈ┑乇硭w與含水層之間的水力聯(lián)系</p><p>  擴大區(qū)有小型水庫4座,并發(fā)育一條季節(jié)性河流,但這些地表水體多發(fā)育在三疊系劉家溝組及二疊系石千峰組地層之上,而劉家溝組及石千

108、峰組均由厚層粉砂巖、泥巖組成,裂隙不發(fā)育,它能起到良好的阻隔水作用,一般情況下,地表水體不會與其下伏各含水層發(fā)生水力聯(lián)系。各含水層之間均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良好隔水性能的泥巖、鋁質(zhì)泥巖、粉砂巖隔水巖層。含水層水位各不相同,說明其無水力聯(lián)系。但在遇到斷層、陷落柱等特殊情況下,仍會發(fā)生水力聯(lián)系。值得指出的是,大青灰?guī)r含水層與奧陶系灰?guī)r含水層水位標高比較相近,二者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水力聯(lián)系 。</p><p><b&

109、gt; ?。ㄋ模┏渌蛩胤治?lt;/b></p><p>  綜上所述,2煤層頂板砂巖含水層、伏青灰?guī)r含水層、陷落柱導水、未封閉及封閉不良的鉆孔導水,將是陶二煤礦擴大區(qū)開采上組煤時未來礦井充水的主要因素,開采下組煤時的主要充水水源是大青及奧灰含水層水。</p><p><b> ?。ㄎ澹┑V井涌水量</b></p><p>  礦井正常涌

110、水量312m3/h,最大涌水量536m3/h。</p><p>  六、地質(zhì)勘探程度及存在問題</p><p><b> ?。ㄒ唬⒖碧匠潭?lt;/b></p><p>  陶二煤礦擴大區(qū)經(jīng)地質(zhì)勘探和物探,并結(jié)合礦井生產(chǎn)實際,由河北省煤田地質(zhì)局水文地質(zhì)隊提交了《河北省邯鄲礦務局陶二煤礦擴大區(qū)地質(zhì)報告》,經(jīng)設計研究分析認為:本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形態(tài)、主要斷層

111、,已基本查明,煤層對比可靠清楚,對火成巖侵入、煤層厚度變化及上組煤開采技術(shù)條件已查明或基本查明,已滿足礦井改擴建設計要求。</p><p> ?。ǘ?、存在問題及建議</p><p>  1、早期地質(zhì)勘探鉆孔如1001孔、603孔、1204孔,因孔內(nèi)事故,部分鉆孔未封孔或封孔質(zhì)量不高,生產(chǎn)過程中應采取預防措施。</p><p>  2、勘探采用簡易測溫,地溫梯度可能

112、與實際有出入,建議基建期間應進一步加強實測和總結(jié),以便指導生產(chǎn)。</p><p>  3、瓦斯資料尚有不足,今后應對不同地帶、不同標高的煤層瓦斯含量、壓力、滲透系數(shù)等參數(shù)增加勘探工作,以便掌握其分布規(guī)律和制定確切的治理措施。</p><p>  4、由于擴大區(qū)煤層埋藏較深,鉆孔布置數(shù)量較少,建議投產(chǎn)后采用生產(chǎn)與物探相結(jié)合的手段,對地質(zhì)情況加強了解,掌握其規(guī)律變化。</p>&

113、lt;p>  5、礦井供電電源不得分接其它負荷,建設單位應與供電部門進行協(xié)商。</p><p>  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儲量</p><p><b>  第1節(jié) 井田境界</b></p><p>  井田境界應根據(jù)地質(zhì)構(gòu)造、儲量、水文、煤層賦存情況、開采技術(shù)條件、開拓方式及地貌、地物等因素,進行技術(shù)分析后確定。一般井田境界劃分的原則有如下幾

114、條: </p><p>  1、以大斷層、褶曲和煤層露頭、老窯采空區(qū)為界;</p><p>  2、以山谷、河流、鐵路、較大的城鎮(zhèn)或建筑物的保護煤柱為界;</p><p>  3、以相鄰礦井井田境界煤柱為界;</p><p>  4、人為劃分井田時:煤層傾角較小,特別是近水平煤層時,用一垂直面來劃分井田境界;在傾斜或急傾斜煤層中,沿煤層傾斜方

115、向,以主采煤層底板等高線為準的水平面劃分井田。</p><p>  根據(jù)以上原則以及本礦井的實際情況,郭一莊礦井田勘探類型為簡單構(gòu)造,礦區(qū)內(nèi)的煤層傾角較小,煤層傾角一般為12o左右。</p><p>  本設計井田范圍東北以DF斷層為界,西南以DE斷層為界,東以小窯采空區(qū)為界,西以-800底板等高線為界,傾向最小約2.44Km,最大約,2.65Km,傾向平均長度為2.5 Km,走向最小約6

116、.41Km,最大為6.62Km,走向平均長度為6.53Km。水平面積利用AutoCAD軟件在計算機上圈定,井田的水平面積為16.83Km2。</p><p>  本井田主采1#和2#煤,北東邊以DF斷層為界,有往東北擴大的可能,西南邊以DE斷層為界,有往西南擴大的可能。</p><p>  第2節(jié) 井田工業(yè)儲量</p><p>  2.2.1 儲量計算方法</

117、p><p>  井田內(nèi)各可采煤層構(gòu)造簡單,煤層穩(wěn)定,地質(zhì)報告采用地質(zhì)塊段法估算資源量。因煤層傾角一般12º左右,故塊段面積采用塊段斜面積,塊段厚度采用平均真厚度。其計算公式為:</p><p><b>  Q=S×M×γ</b></p><p>  式中:Q - 塊段煤炭工業(yè)儲量(萬t);</p><

118、;p>  S - 塊段斜面積k(m2);</p><p>  M - 塊段煤層平均真厚度(m);</p><p>  γ- 煤層平均視密度值 (t/m3);</p><p>  2.2.2井田工業(yè)儲量計算</p><p>  郭一莊礦礦各煤層平均視密度及煤表(表2.1)</p><p>  經(jīng)過計算,1#、2#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