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論文)-視窗注塑模的設計(全套圖紙) 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前 言</b></p><p>  塑料加工是將原材料轉變?yōu)橹破返年P鍵環(huán)節(jié)。只有迅速地發(fā)展塑料加工,才可能把各種性能優(yōu)良的高分之材料變成功能各異的制品,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充分發(fā)揮作用。模具是塑料成型加工的一種重要的工藝裝備,同時又是原料及設備的“效益放大器”,模具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往往是模具自身價值得幾十倍、上百倍。因此,模具工業(yè)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yè),被稱為

2、“工業(yè)之母”,模具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品制造業(yè)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模具工業(yè)的重要性已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務院2000年7月27日頒布的《當前國家鼓勵發(fā)展的產業(yè)、產品和技術目錄》中,信息產業(yè)、機械工業(yè)、汽車工業(yè)、輕紡工業(yè)四大領域,均把模具放在重要位置。</p><p>  塑料成型加工及其模具技術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綜合學科,不僅隨著高分子材料合成技術的提高、成型設備成形機械的革新、成型工藝的成熟

3、而進步,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數(shù)字模擬技術等在塑料成型加工領域的滲透而發(fā)展。</p><p>  注塑成型作為一種重要的成型加工方法,在家電行業(yè)、汽車行業(yè)。機械工業(yè)等都有廣泛應用,且生產的制件具有精度高、復雜度高、一致性高、生產率高和消耗低的特點,有很大的市場需求和良好的發(fā)展前景。但由于注塑制品和成型模具結構方案的千變萬化,再加上傳統(tǒng)的注塑模具設計多以人工經驗為主,注塑模具的結構和設計的要點不易在短期內掌握。<

4、;/p><p>  塑料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發(fā)展與塑料工業(yè)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由于塑件的制造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圍繞塑件成型生產將用到有關成型塑料、成型設備、成型工藝、成型模具及模具制造等發(fā)面知識,所以這些知識便構成了塑件成型生產的完整系統(tǒng)。它大致可包括產品設計、塑料的選擇、塑件的成型、模具設計與制造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在上述四個環(huán)節(jié)中,模具設計與制造是實現(xiàn)最終目標——塑件使用的重要手段之一。</p><p&

5、gt;  模具是塑件生產的重要工藝裝備之一。模具以其特定的形狀通過一定的方式使原料成型。不同的塑料成型方法使用著不同的模塑工藝和原理及結構特點個不相同的塑料模具。塑件質量的優(yōu)劣及生產效率的高低,模具因素占80%。一副質量好的注射??梢猿尚蜕习偃f次,壓縮模大約可以生產25萬件,這些都同模具設計和制造有很大的關系。在現(xiàn)代塑件生產中,合理的模塑工藝、高效的模塑設備、先進的塑料模具和制造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對實現(xiàn)塑料加工工藝要求

6、、塑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設計起著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動設備也只有裝上能自動化生產的模具才可能發(fā)揮其效能,產品的生產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設計制造和更新為前提。隨著國民經濟領域的各個部門對塑件的品種和產量需求愈來愈大、產品更新?lián)Q代周期愈來愈短、用戶對塑件質量的要求愈來愈高,因而對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周期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塑料模具設計和制造技術不斷向前發(fā)展,從而也推動了塑料工業(yè)生產高速發(fā)展,可以說,模具設計與制造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工業(yè)化發(fā)

7、展的程度。</p><p>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國民經濟發(fā)展對塑件的廣泛需求,塑料模塑成型技術正在向高精度、高效率與長壽命的方向邁進。由于它是一項綜合性技術,所以它的發(fā)展必然涉及許多領域的共同配合。</p><p>  第一章 塑料制件的設計</p><p>  塑料制件原料的選取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要了解制品的用途,以及使用過程中的環(huán)境狀況,如溫度

8、高低、是否有化學介質、是否要求其電性能等;在滿足其可用性后,在考慮原材料的成本,如原材料的價格、成型加工的難易程度、相應模具造價等。設計時主要是根據(jù)使用要求進行設計。要想獲得優(yōu)質的塑件,塑件本身必須具有良好的工藝性,這樣不僅可使成型工藝得以順利進行,而且能得到最佳的經濟效益。</p><p>  塑料的設計原則是在保證使用性能、物理性能、力學性能、耐熱性能和耐腐蝕性能的前提下,盡量選用價格低廉和成型性能較好的塑料

9、。同時還應力求結構簡單、壁厚均勻、成型方便。在設計塑件時,還應該考慮其模具的總體結構,使其模具易于加工制造,模具的抽芯結構和推出結構簡單。塑件形狀有利于模具分型、排氣、補縮和冷卻。此外,在塑件成型后盡量不再進行機械加工。</p><p>  本塑件是視窗,其材料采用的是聚苯乙烯(PS),生產類型為大批量生產。</p><p>  1.1 塑件材料的性能</p><p&g

10、t;  1.1.1 塑件材料的使用性能</p><p>  聚苯乙烯電絕緣性(尤其高頻絕緣性)優(yōu)良,物色透明,透光率僅次于有機玻璃,著色性、化學穩(wěn)定性、耐水性良好,強度一般,但質脆,易產生應力碎裂,不耐笨,汽油等有機溶劑。適于制作絕緣透明件、裝飾件及化學儀器、光學儀器等零件。如:產品包裝,家庭用品(餐具、托盤等),電器(透明容器、光源散色器、絕緣薄膜等)。</p><p>  1.1.2

11、塑件材料的加工特性</p><p> ?。?)無定型塑料,吸濕性小,不易分解,性脆易裂,熱膨脹系數(shù)大,易產生應力開裂;</p><p>  (2)流動性好,溢邊值0.03mm左右;</p><p> ?。?)塑件壁厚應均勻,不宜有嵌件,(如有嵌件應預熱),缺口,尖角,各面應圓滑連接;</p><p> ?。?)可用螺桿或柱塞式注塑機加工,噴嘴

12、可用直通式或自鎖式;</p><p>  (5)宜用高料溫、高模溫、低注射壓力,延長注塑時間有利于降低內應力,防止縮孔、變形(尤其對厚壁塑件),但料溫高易出銀絲,料問低或脫模劑多則透明性差;</p><p>  (6)可采用各種形式的進料口,進料口與塑件應圓弧連接,防止去除澆口時損壞塑件,脫模斜度易取2°以上,推出均勻以防止脫模不良發(fā)生開裂、變形,可用熱澆道系統(tǒng)。</p&g

13、t;<p>  1.1.2 塑件材料的物理性能、熱性能</p><p>  1.1.3 塑件材料的力學、電氣性能</p><p>  1.1.4 塑件材料的化學性能</p><p>  1.1.5 塑件材料的成形條件</p><p>  1.2 塑件的體積與重量</p><p>  計算塑件的質量是為了選

14、用注射機及確定型腔數(shù)。</p><p>  1)計算塑件的體積:</p><p>  通過Pro/ENGINEER軟件,繪制出塑件的三維圖形后,通過軟件的相關功能,求出塑件的體積約為: </p><p>  2)計算塑件的重量:根據(jù)設計手冊可查得聚苯乙烯(PS)的密度為:</p><p><b>  故塑件的重量為:</b&

15、gt;</p><p>  1.3 塑件工藝分析及結構設計</p><p>  塑件的工藝性就是塑件對成型加工的適應性。塑件工藝性的好壞不但關系到塑件能否順利成型,也關系到塑件的質量以及塑料模具機構是否經濟合理。塑件工藝性的好壞主要取決于塑件設計,在設計塑件時不僅要滿足使用要求,而且要符合成型工藝特點,并盡可能簡化模具結構。這樣,不僅能保證成型工藝順利實施,提高產品質量,又能提高生產率,降

16、低成本。</p><p>  在設計塑件時,我們必須充分考慮以下一些因素:</p><p>  成型方法 不同的成型方法對其塑件的工藝性要求不同。</p><p>  塑料的使用性能 塑件的尺寸、公差、結構形狀應與塑料的物理性能、力學性能等相適應。在保證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力求結構簡單、壁厚均勻、使用方便。</p><p>  塑件的成型工

17、藝性能。</p><p>  模具結構及加工工藝性 塑件的形狀應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要考慮模具零件尤其是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藝性。</p><p>  塑件工藝性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質量、結構形狀、螺紋、齒輪嵌件等。</p><p>  1.3.1 塑件成形方法:</p><p>  熱塑性塑料的成形方法主要有擠塑成形、注塑成形

18、、壓塑成形、澆注成形等。本塑件采用注塑成形方法。</p><p>  1.3.2 塑件的結構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質量分析</p><p><b>  1)結構分析:</b></p><p>  從零件圖上分析,該零件總體形狀為很薄的一個橢圓,在短軸方向寬度截為20mm,厚度為2mm,在一面有一對對稱的勾型結構。因此,模具設計時必須注意設置側向抽芯機

19、構。</p><p><b>  2)尺寸精度分析:</b></p><p>  該零件的所有尺寸都未注公差尺寸,由《塑料模設計及制造》表2-5常用材料塑件公差等級和選用(GB/T14486-1993),可選得聚苯乙烯PS的未注公差尺寸等級為MT5級,由以上分析可見,該零件的尺寸精度要求不高,對應的模具相關的零件的尺寸加工可以容易的保證。</p><

20、;p>  3)表面質量分析:該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沒有缺陷、毛刺外,就是上下兩個表面要有亮面的效果,所以表面粗糙度值要求比較高,實現(xiàn)也比較容易。</p><p>  綜上分析可以看出,注射時在工藝參數(shù)控制得較好的情況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證。</p><p>  1.3.3 注塑成形塑件工藝結構設計:</p><p>  在注塑成形塑件設計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

21、凸凹臺,然而本塑件下面有勾型的突出結構,由《塑料模設計及制造》P,可強制脫模公式計算:</p><p>  所以其成形模具中必須設計側向抽芯結構。</p><p><b>  1)脫模斜度</b></p><p>  塑件在模具注塑成形過程中,塑料從熔融狀態(tài)轉變?yōu)楣虘B(tài)狀態(tài)將會產生一定量的尺寸收縮,從而使塑件緊緊的包圍在模具型芯或型腔中的凸起部分

22、,為此必須考慮塑件內外壁有足夠的脫模斜度。查《塑料模具設計及制造》表2-11得熱塑性塑料PS的脫模斜度為:</p><p>  型腔:35′~ 1°30′</p><p>  型芯:30′~ 45′</p><p>  綜合考慮本塑件的工藝特性,塑件是扁平的結構,而且只有2mm厚,因此塑件的脫模斜度都選為40′就能滿足要求了。</p><

23、;p><b>  2) 塑件壁厚</b></p><p>  塑件的壁厚對塑件質量有很大影響,是最重要的結構要素,是塑件設計時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塑件壁厚的最小尺寸應滿足以下方面的要求: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脫模時能經受推出機構的推出力而不變形;能承受裝配時的緊固力。塑件最小壁厚值隨塑料品種和塑件大小不同而異。壁厚過大,不但造成原料的浪費,而且對熱固性塑料成型來說增加了模壓成型時間,并

24、易造成固化不完全;對熱塑性塑料則增加了冷卻的時間,降低了生產率,另外也影響產品的質量,如產生氣泡、縮孔、凹陷等缺陷。所以,塑件的壁厚應有一個合理的范圍。查《塑料模具設計及制造》表2-9得熱塑性塑料PS的最小壁厚及推薦壁厚</p><p>  塑件的壁厚與流程有關,因為各種塑料在其常規(guī)工藝參數(shù)下,流程大小還與塑件壁厚成正比。壁厚則其流程長,查《模具設計大典》表8.5-8,由壁厚與流程關系式計算相應的塑件最小壁厚&l

25、t;/p><p>  ===0.768mm</p><p>  式中 —— 最小壁厚(mm)</p><p>  L —— 流程(mm)</p><p>  熱塑性塑料PS的壁厚一般為2.25~2.60mm,而從塑件的壁厚來看,塑件壁厚為2㎜,在材料允許的范圍之內且較均勻,有利于零件的成型加工。</p><p>  第二

26、章 總體設計方案的確定</p><p>  2.1 分型面的選擇</p><p>  在選擇分型面時應遵循如下原則:</p><p> ?。?)分型面應選在制品的最大截面處,否則制品無法脫模。在選擇分型面時這是首要原則。</p><p>  (2)盡可能使制品留在動模一側,因為注塑機的推出液壓缸設在動模一側,制品留在動模一側有利于脫模機構的

27、設置。</p><p> ?。?)有利于保證制品的尺寸精度。</p><p>  (4)有利于保證制品的外觀質量。</p><p>  (5)盡可能滿足制品的使用要求。</p><p> ?。?)盡量減小制品在合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積,以減小所需的鎖模力。</p><p> ?。?)長型芯應置于開模方向。</p>

28、;<p><b>  (8)有利于排氣。</b></p><p>  (9)有利于簡化模具結構。</p><p> ?。?0)在選擇非平面分型面時,應有利于型腔加工和制品的脫模方向。</p><p> ?。?1)考慮脫模斜度對塑件尺寸的影響。</p><p>  圖2.1 塑件分型面的選擇</p&g

29、t;<p>  根據(jù)零件的形狀結構,制品的形狀位置按零件的厚度方向要與注塑機的開模具方向平行,并且上表面朝向定模,注塑口在側面,使的制品上下表面較光滑,而且注塑點也比較隱蔽。該塑件表面質量要求較高,塑件外觀和尺寸精度要求不高。選擇如圖2.1所示的分型面,脫模過程中塑件冷卻,加上拉料桿的作用,留于動模,便于塑件脫模。此外,還可降低模具的復雜程度和便于側抽芯。</p><p>  2.2 排氣方式的確定

30、</p><p>  在注塑過程中,需要排出的氣體主要有兩種:一是澆注系統(tǒng)和模腔內的氣體,二是熔體分解放出的氣體和模具受熱放出的氣體,常見的排氣方式有:(1)排氣槽排氣;(2)分型面排氣;(3)推桿間隙排氣;(4)粉末燒結合金塊排氣;(5)強制排氣。在該設計中,由于制品的結構簡單,可采用分型面、推桿間隙、側向抽芯間隙等排氣。</p><p>  凹模是用于成形制品外表面的成形零件,它的主要

31、形式有整體式和組合式,在此設計中采用的是整體式結構。</p><p>  2.3 型腔數(shù)目和排列方式的確定</p><p>  該制品最大高度為6mm,最大長度為50mm,最大寬度20mm,重量約為1.9g, 制品結構相對簡單,但是側向有凹槽和凸臺,所以要采用側向抽芯機構。對制品的尺寸、外形結構等方面考慮,采用一模兩件,這樣可以使模具結構相對簡單,制品尺寸精度得以提高,而且可以使制品一次注

32、塑成型。</p><p>  在本設計中采用一模兩件有如下優(yōu)點:</p><p>  1)塑料制件的形狀和尺寸始終一致;</p><p>  2)工藝參數(shù)易于控制;</p><p>  3)模具結構簡單緊湊,設計自由度比較大;</p><p>  4)還具有制造成本低,制造周期短等優(yōu)點。</p><

33、p>  本塑件在注射時采用一模兩件,即模具只需要兩個型腔。綜合考慮澆注系統(tǒng),模具結構的復雜程度等因素,將兩型腔對稱置于模具中心,左右對稱,使得注塑壓力分布均勻,將抽芯部位置于兩側。</p><p>  2.4 注塑機的選擇 </p><p>  計算一次注塑所需的模料體積。該模具為一模兩件,澆注系統(tǒng)體積粗略估計為4,則一次注塑所需的塑料為: </p><p>

34、<b>  理論注塑量為:</b></p><p>  根據(jù)理論注塑量初步選擇SYS-30(立式)型塑料注塑成型機,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下:</p><p>  第三章 標準模架的選用</p><p>  按進料口(澆口)的形式模架分為大水口模架和小水口模架兩大類,香港地區(qū)將澆口稱為水口,大水口模架指采用除點澆口外的其他澆口形式的(二板式模具)

35、所選用的模架,小水口模架指進料口采用點澆口模具(三板式模具)所選用的模架。</p><p>  大水口模架總共有四種形式:A型、B型、C型、D型。</p><p>  小水口模架就是指采用點澆口的模具所選用的模架,總共有8種型式:DA型、DB型、DC型、DD型、EA型、EB型、EC型、ED型,其中以D字母開頭的4種型式適用于自動斷澆口模具的模架。</p><p> 

36、 模具結構采用一模兩腔兩板式結構,采用側澆口頂出機構直接采用頂桿頂出。</p><p>  根據(jù)《塑料模具設計》附錄B所提供的模架圖選模架型號為:1515-CI-30-40-60。</p><p>  具體結構見模具裝配圖。</p><p>  第四章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及計算</p><p>  澆注系統(tǒng)設計是注塑模具設計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37、澆注系統(tǒng)是引導塑料熔體從注塑機噴嘴到模具型腔的進料通道,具有傳質、傳壓和傳熱的功能,對制品質量影響很大。它的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模具的整體結構及其工藝操作的難易。</p><p>  注塑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和冷料穴四部分組成。</p><p><b>  澆注系統(tǒng)設計原則:</b></p><p>  (1)結合型腔

38、布置考慮,盡可能采用平衡式分流道布置。</p><p> ?。?)盡量縮短熔體的流程,以便降低壓力損失、縮短充模時間。</p><p> ?。?)澆口尺寸、位置和數(shù)量的選擇十分關鍵,應有利于熔體流動、避免產生湍流、渦流、噴射和蛇形流動,并有利于排氣和補鎖。</p><p> ?。?)避免高壓熔體對模具型芯和嵌件產生沖擊,防止變形和位移的產生。</p>

39、<p> ?。?)澆注系統(tǒng)凝料脫出應方便可靠,凝料應易于和制品分離或者易于切除和修整。</p><p> ?。?)熔接痕部位與澆口尺寸,數(shù)量及位置有直接關系,設計澆注系統(tǒng)時要預先考慮到熔接痕的部位、形態(tài),以及對制品質量的影響。</p><p>  (7)盡量減少因開設澆注系統(tǒng)而造成的塑料凝料用量。</p><p>  (8)澆注系統(tǒng)的模具工作表面應達到所需

40、的硬度、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其中澆口應有IT8以上的精度要求。</p><p> ?。?)設計澆注系統(tǒng)時應考慮儲存冷料的措施。</p><p> ?。?0)應盡可能使主流道中心與模板中心重合,若無法重合也應使兩者的偏離距離盡可能縮小。</p><p><b>  4.1 主流道設計</b></p><p>  主流道通常位

41、于模具中心塑料熔體的入口處,它將注塑機噴嘴注射出的熔體導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流道的形狀為圓錐形,以便于熔體的流動和開模時主流道凝料的順利拔出。 </p><p>  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響到熔體的流動速度和充模時間由于主流道與高溫塑料熔體及注射機噴嘴反復接觸,所以在注射模中主流道部分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澆口套,澆口套結構形式見零件圖。</p><p>  為了使凝料順利拔出,主流道的小端直徑

42、應稍大于注射機噴嘴直徑,通常為</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2-7)</p><p>  主流道入口的凹坑球面半徑也應大于注射機噴嘴球頭半徑,通常為</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2-8)</p><p>  由上章可知,代入上面兩式得:</p><p>  取=3.5,=

43、14。</p><p>  主流道的半錐角通常為。過大的錐角α會產生湍流或渦流卷入空氣,過小的錐角使凝料脫模困難,還會使充模時熔體的流動阻力過大。本澆注系統(tǒng)中,選擇主流道的半錐角為1.5°。主流道內壁的表面粗糙度應在Ra0.8以下,拋光時沿軸向進行。主流道的長度由模板的厚度確定,為減少熔體充模時的壓力損失和物料損耗,應盡可能縮短主流道的長度,一般控制在60mm以內。主流道的出口應有較大的圓角,其半徑r約

44、為。澆口套常用T8或T10鋼材制作,經淬火洛氏硬度為50~55HRC。</p><p><b>  4.2 分流道設計</b></p><p>  分流道是主流道與澆口之間的進料通道。在多型腔模具中分流道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單型腔模具中,有時可省去分流道。在分流道設計時應考慮盡量減小在流道內的壓力損失和盡可能避免熔體溫度的降低,同時還要考慮減小流道的容積。</p&

45、gt;<p>  根據(jù)分型面及型腔的位置情況,選擇分流道的截面形狀為矩形,根據(jù)制品重量和壁厚由《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圖9.2-12查得,分流道的寬度約為3.6mm,取 D=4mm ,則分流道高度 h=(《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圖9.2-10)。分流道的長度由型腔的具體位置定。</p><p><b>  4.3 澆口設計</b></p><p>  澆口是連

46、接流道與型腔之間的一段細短通道,是澆注系統(tǒng)的關鍵部分,起著控制料流速度、補料時間及防止倒流等作用。</p><p>  常用的澆口類型有直澆口、側澆口、點澆口等幾種形式。</p><p>  本模具澆注系統(tǒng)采用側澆口形式,這種澆口熔體從制品的邊緣進料,故也稱之為邊緣澆口。側澆口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其優(yōu)點是截面形狀簡單、易于加工、便于試模后修正。缺點是在制品的外表面留有澆口的痕跡。</p

47、><p>  側澆口深度和寬度的經驗公式如下:</p><p>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2-13)</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2-14)</p><p>  式中 h——側澆口深度(mm),中小型制品常用h=0.5~2mm,約為制品最大厚度的 ;</p><p>  t——制品厚

48、度(mm);</p><p>  n——塑料材料系數(shù) ;</p><p>  W——澆口寬度(mm);</p><p>  A——型腔表面積,即制品外表面積(mm)</p><p>  聚苯乙烯PS: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表 9.2-2) </p><p>  由《模

49、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表2-51 取; ; 澆口長</p><p><b>  4.4 流動比校核</b></p><p>  在確定塑料制件的澆口位置時,還應該考慮塑料的允許的最大流動距離比(簡稱流動比)。流動比是指融體在型腔內流動的最大長度與相應的型腔厚度之比。</p><p>  當澆注系統(tǒng)和型腔尺寸各處不等時,流動比計算公式為:<

50、;/p><p>  K== </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2-20)</p><p>  式中 K —— 流動比;</p><p>  —— 流動路徑各段長度 ();</p><p>  —— 流動路徑各段的型腔厚度 ();</p><p>  ——

51、流動路徑的總段數(shù)</p><p>  —— 允許的流動比, PS為280~300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表 9.2-4)。</p><p>  第五章 成型零件設計</p><p>  5.1 成型零件結構設計</p><p>  5.1.1 凹模的結構設計</p><p>  本模具采用一模一件的結構形式,考

52、慮到塑件的結構比較簡單,凹模都采用整體式結構。整體式凹模由整塊材料加工制成,整體式凹模的特點是強度高和剛度高,不會使制品產生拼接縫痕跡。但加工較困難,需用電火花機床和立式銑床加工,熱處理也不方便,僅適合于形狀簡單的中小型制品。其結構形式見零件圖。</p><p>  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p><p>  該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計算時均采用平均尺寸、平均收縮率、平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損

53、量來進行計算。</p><p>  在計算成型零件型腔和型芯的尺寸時,塑件和成型零件的尺寸均按單向極限制,如果塑件的公差時雙向分布的,則應按這個要求加以換算。而孔中心矩尺寸則按公差帶對稱分布的原則進行計算。</p><p>  查《中國模具設計大典》表 9.4-4可知聚苯乙烯材料的成型收縮率為S=0.2~0.6%,故平均收縮率</p><p>  查《中國模具設計大

54、典》表 9.4-5取模具制造公差 。</p><p>  4.2.1 凹模的徑向尺寸計算</p><p>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形的模具零件,其工作尺寸屬包容尺寸,在使用過程中凹模的磨損會使包容尺寸逐漸的增大。所以,為了使得模具的磨損留有修模的余地以及裝配的需要,在設計模具時,包容尺寸盡量取下限尺寸,尺寸公差取上偏差。</p><p>  凹模的徑向尺寸計算公式:&l

55、t;/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4-10)</p><p>  式中 凹模徑向名義尺寸(最小尺寸);</p><p>  所采用的塑料的平均成型收縮率 ;</p><p>  制品的名義尺寸(最大尺寸);</p><p>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修正系數(shù)(可由《中國模具設計大典》表 9.2-4表9.4

56、-7查得);</p><p>  制品公差(負偏差);</p><p>  模具制造公差,取塑件相應尺寸公差的1/3~1/6。</p><p><b>  尺寸:</b></p><p><b>  尺寸:</b></p><p><b>  尺寸:</b&g

57、t;</p><p><b>  尺寸:</b></p><p><b>  尺寸:</b></p><p>  5.2.2 凹模的深度尺寸計算</p><p>  凹模的深度尺寸計算公式:</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4-12)</p>

58、<p>  式中:凹模深度名義尺寸(最小尺寸);</p><p>  制品高度名義尺寸(最大尺寸),其它同上。</p><p><b>  尺寸:</b></p><p><b>  尺寸:</b></p><p><b>  尺寸:</b></p>&

59、lt;p>  5.2.3 型芯的徑向尺寸計算</p><p>  型芯的徑向尺寸計算公式:</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4-11)</p><p>  式中 型芯徑向名義尺寸(最大尺寸);</p><p>  制品的名義尺寸(最小尺寸),其它同上。</p><p><b>  尺寸

60、:</b></p><p><b>  尺寸:</b></p><p>  5.2.4 型芯的高度尺寸計算</p><p>  型芯的高度尺寸計算公式:</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4-13)</p><p>  式中: 型芯高度名義尺寸(最大尺寸);</p

61、><p>  制品孔深名義尺寸(最小尺寸),其它同上。</p><p><b>  尺寸:</b></p><p>  5.2.5 型孔之間的中心距尺寸計算</p><p>  型孔之間的中心距尺寸計算公式:</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4-14)</p><

62、p>  式中: 模具中心矩名義尺寸;</p><p>  制品制品中心矩名義尺寸,其它同上。</p><p><b>  尺寸:</b></p><p>  5.2.6 成型中心邊矩尺寸計算</p><p>  在此型腔中,三個成型中心矩尺寸(14±0.19,5.75±0.11),在型腔磨損后均

63、變大,故按公式3-14計算,公式為:</p><p><b>  尺寸:</b></p><p>  5.3 成型零件的力學計算</p><p>  在塑料模過程中,型腔主要承受塑料熔體的壓力。在塑料熔體的壓力作用下,型腔將產生內應力及應變。如果型腔壁厚和底版厚度不夠,當行型腔中產生的內應力超過型腔材料的許用應力時,型腔即發(fā)生強度破壞。與此同時

64、,剛度不足則發(fā)生過大的彈性變形,從而產生溢料和影響塑件尺寸及成型精度,也可能導致脫模困難等。因此,有必要建立型腔強度和剛度的科學的計算方法,尤其對重要的、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和大型塑件的型腔,不能單憑經驗確定凹模側壁和底版厚度,而應通過強度和剛度的計算來確定。型腔剛度和強度計算的依據(jù)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p><p> ?。?)成型過程不發(fā)生溢料。當型腔內受塑料熔體高壓作用下,模具成型零件產生彈性變形而在某些分型面

65、和配合面可能產生足以溢料的間隙。這是,應根據(jù)塑料的粘度不同,在不產生溢流的情況下,將允許的最大間隙作為塑料模型腔的剛度條件。</p><p> ?。?)保證塑件的精度要求。型腔側壁及其底版應有較好的剛度,以保證在型腔受到熔體高壓作用時不產生過大的、使塑件超差的彈性變形。此時,型腔的允許變形量受塑件尺寸和公差值的限制。一般取塑件允差值的1/5左右,或0.025以下。</p><p> ?。?

66、)保證塑件順利脫模。型腔的剛度不足,模塑成型時變形大,不利用塑件脫模。當變形量大于塑件的 收縮值時,塑件將被型腔包緊而難以脫模。此時,型腔的允許變形量受塑件收縮值限制,即=,式中S為塑件材料的成型收縮率(),t為塑件的壁厚(),在一般情況下,其變形量不得大于塑料的收縮量。</p><p> ?。?)型腔力學計算的特征和性質,隨型腔尺寸及結構特征而異。對大尺寸型腔,一般以剛度計算為主;對小尺寸型腔,因在發(fā)生大的彈性

67、變形前,其內應力往往已超過材料許用應力,當以強度計算為主。其力學計算的尺寸分界值取決于型腔的形狀、型腔內熔體的最大壓力、模具材料的許用應力及型腔允許的變形量等。當以強度計算和剛度計算,算出的型腔尺寸,取大者為型腔壁厚尺寸。剛度條件通常是保證不溢料,但當塑件精度要求較高的應按塑件精度要求確定剛度條件。</p><p>  由于該塑件的結構簡單,扁平的壁后只有2mm厚,模架采用標準模架,凹模板厚都達到20mm以上,并

68、且采用一模兩件的布置,兩型腔的距離也超過15mm,所以型腔的壁厚和底板厚都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p><p>  第六章 導向與定位機構設計</p><p>  注塑模的導向機構用于動、定模之間的開合模導向和脫模機構的運動導向。定位機構分模外定位和模內定位。模外定位是通過定位圈使模具易于在注塑機上安裝以及模具的澆口套能與注塑機的噴嘴精確定位。而模內定位則通過錐面定位機構用于動模、定模之間

69、的精密對中定位。</p><p>  6.1 導向機構的設計</p><p>  在注塑模中,引導動模和定模之間按一定方向閉合或開啟的裝置,稱之為導向機構。導向結構的設計內容包括:導柱和導套的機構設計;導柱和導套的配合;導柱和導套的數(shù)量和布置等。</p><p><b>  導向機構的作用:</b></p><p>  

70、1)導向作用 在動模和定模閉合的進程中,導向機構應首先接觸,引導動、定模準確配合,避免型芯與凹模發(fā)生碰撞。</p><p>  2)定位作用 保證動、定模按一定的方位合模,避免模具在裝配時,因方向弄反而損壞成形零件,合模后保持型腔的正確形狀。</p><p>  3)承受一定的側向壓力 高壓塑料熔體在充模過程中會產生單向側壓力,須由導向機構承擔。當單向側壓力過大時,除導向機構承擔外,

71、還需增設錐面定位機構來承擔。</p><p>  4)承載作用 當采用推件板脫模或分型面模具結構時,導柱有承受推件板和型腔板重量的作用。</p><p>  5)保持機構運動平穩(wěn) 對于大、中型模具的脫模機構,導向機構有使機構運動靈活平穩(wěn)的作用。</p><p>  6.1.1 導柱設計(參照GB/T4169.4-1984)</p><p>

72、;  導柱是與安裝在另一半模上的導套相配合,用以確定動、定模的相對位置,保證模具運動導向精度的圓柱形零件。</p><p><b>  1)導柱直徑</b></p><p>  表9.5-1 導柱直徑d 與模板外形尺寸關系 ()</p><p>  根據(jù)動模板尺寸:,選定導柱直徑=16。</p

73、><p><b>  2)導柱配合精度</b></p><p>  導柱工作部分的配合精度采用間隙配合H7/f7,表面粗燥度為Ra0.4;導柱固定部分配合精度采用過渡配合H7/k6,表面粗糙度Ra0.8。</p><p><b>  3)材料</b></p><p>  導柱必須具有足夠的抗彎強度,且表

74、面要耐磨,芯部要堅韌,因此導柱的材料選用碳素工具鋼(T8A)淬火處理,硬度HRC 50~55。</p><p>  4)導柱的長度通常高出凸模端面6~8mm,以免在導柱還未導正時,凸模就先進入型腔與其碰撞而破壞。但是本模具沒有凸模,所以該導套的長度可以稍短。為了便于導柱順利進入導套,導柱的端面應該設計成錐形。</p><p>  6.1.2 導套設計 (參照GB/T4169.3-1984)

75、</p><p>  導套是與安裝在另一半模上的導柱相配合,用以確定動,定模的相對位置,保證模具運動導向精度的圓套形零件。 </p><p>  導套有直導套和帶頭導套兩種形式,本設計中采用帶頭導套。導套的材料選為:T8A,淬硬HRC 50~55。導套內外圓柱面表面粗燥度都取為Ra0.8。導套孔的滑動部分按H7/f7間隙配合,導套外徑按H7/k6過渡配合。</p><

76、p>  6.2 定位機構設計</p><p>  為了便于模具在注射機上安裝以及模具澆口套與注射劑的噴嘴孔精確定位,應在模具上(通常在定模上)安裝定位圈,用于與注射機定位孔匹配。定位圈除了完成澆口與噴嘴孔的精確定位外,還可以防止?jié)部谔讖哪>邇然觥?lt;/p><p>  定位圈有標準定位圈和特殊定位圈兩種,本設計中采用特殊定位圈,定位圈的材料選用45中碳鋼。 </p>&

77、lt;p>  第七章 脫模機構設計</p><p>  注塑成形每一循環(huán)中,塑料制品必須準確無誤地從模具的凹模中或型芯上脫出,完成脫出制品的裝置稱為脫模結構,也常稱為推出機構。</p><p>  脫模機構設計一般應遵循如下原則:</p><p>  1)盡可能使制品滯留在動模一側,以便借助于開模力驅動脫模裝置,完成脫模動作。</p><p

78、>  2)防止制品變形或損壞,正確分析制品對型腔的粘附力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地脫模機構,使推出重心與脫模阻力中心相重合。由于制品在收縮時抱緊型芯,因此推出力作用點應盡量靠近型芯,同時推出力應施于制品剛度和強度最大地部位,推頂面積也盡可能大一些,以防制品變形或損壞。</p><p>  3)力求良好地制品外觀,在選擇推出位置時,應盡量選擇制品地內部或對制品外觀影響不大的部位。</p>

79、;<p>  4)結構合理可靠,運動靈活,制造方便,更換容易,推桿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p><p>  7.1 脫模力的計算</p><p>  脫模力是指從動模一側的主型芯上脫出制品所需施加的外力,它包括型芯抱緊力、真空力、真空吸力、粘附力和脫模機構本身的運動阻力。此外,理論分析和實驗證明,脫模力的大小還與制品的厚薄及幾何形狀有關。</p><p

80、>  脫模力估算法公式為:</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6-1)</p><p>  式中 ——制品對型芯包緊的脫模阻力(N)</p><p>  使封閉殼體脫模所需克服的真空吸力(N), 這里0.1單位,為型芯的橫截面積。</p><p>  本課題中,制品對型芯包緊的脫模阻力可按薄壁矩形盒類制品收縮脫模力的實

81、用計算公式為:</p><p> ?。ā吨袊>咴O計大典》式 9.6-23)</p><p>  式中 塑料的拉伸彈性模量;</p><p><b>  脫模斜度系數(shù);</b></p><p><b>  脫模系數(shù);</b></p><p>  塑料的線性膨脹系數(shù)(1/℃)

82、; </p><p><b>  軟化溫度(℃);</b></p><p>  脫模頂出時的制品溫度(℃);</p><p><b>  制品厚度();</b></p><p>  脫模方向型芯高度()。</p><p>  由《中國模具大典表》表 9

83、.6-2確定有關PS材料制品的脫模力計算參數(shù):,,=0.45,=93℃,=60℃,由《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圖 9.6-4,在處得=0.95,</p><p>  由制品結構可知: =0</p><p>  7.2 推出機構形式的確定</p><p>  常用得推出機構形式有:推桿推出機構、推管推出機構、推件板推出機構、推塊推出機構、聯(lián)合推出機構及其他特殊推出機構。本制

84、品為薄壁塑件,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勾結構內部不允許有推桿痕跡,故采用推桿在塑件勾結構以外推出機構。這種推出機構的特點是:推桿加工簡單,更換方便,滑動阻力小,脫模效果好,設置的位置自由度較大,因此在生產中廣泛應用。但因推桿與塑件接觸面積小,易引起應力集中。</p><p>  7.3 推出零件尺寸的確定</p><p>  確定推桿直徑 推桿推出制品或推頂推件板時應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其受力狀態(tài)可

85、簡化為一端固定、一端鉸支的壓桿穩(wěn)定性模型。根據(jù)壓桿穩(wěn)定公式推導,推桿直徑計算式為</p><p>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6-34)</p><p><b>  推桿強度校核公式</b></p><p>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6-35)</p><p>  式中 推桿最小直徑 ();</p&

86、gt;<p>  安全系數(shù) ,通常取 =1.5~2;</p><p><b>  推桿長度();</b></p><p><b>  脫模力(N);</b></p><p><b>  推桿數(shù)目;</b></p><p><b>  鋼材的彈性模量。&l

87、t;/b></p><p>  推桿所受的壓應力(MPa);</p><p>  推桿材料的屈服點(MPa)。</p><p>  根據(jù)模架結構形狀尺寸,初步確定推桿長度為=82,=2,代入公式得:</p><p>  查《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表 2-126 取推桿直徑為3.2。</p><p><b&

88、gt;  推桿強度校核 :</b></p><p>  T8A的﹥,故=3.2符合要求。</p><p>  第八章 側向抽芯機構設計</p><p>  8.1 側向抽芯機構的類型</p><p>  由于本塑件的下面有兩個勾形的突出結構,它們均垂直于脫模方向,阻礙了成型后塑件從模具中脫出。因此,必須設置側向抽芯機構。 &l

89、t;/p><p>  抽芯機構按動力來源可以分為手動側抽機構、機動側抽機構、氣動或液壓側抽機構三大類。本套模具采用機動側抽機構中的斜銷分型抽芯機構。</p><p>  機動側抽機構系指借助于注塑機的開模力或頂出力與合模力進行模具的側向分型、抽芯及其復位動作的機構。這類機構經濟性好、效率高、動作可靠、實用性強。其主要形式有:彈簧分型抽芯、斜銷分型抽芯、彎銷分型抽芯、斜滑塊分型抽芯、齒輪齒條抽芯

90、等,其中以斜銷分型抽芯用得最為廣泛。</p><p>  8.2 抽拔距的確定</p><p>  將側向型芯或側滑塊從成形位置抽拔或分開至不妨礙制品脫模得距離稱為抽拔距。一般抽拔距應大于制品的側孔深度或凸臺高度的2~3。</p><p>  抽拔距的計算公式為:</p><p><b>  S</b></p>

91、;<p>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7-1)</p><p>  式中 分開拼合凹模所需的抽拔距();</p><p>  側凹分開至不影響制品脫模的距離();</p><p>  R制品最大半徑();</p><p>  r制品最?。▊劝继帲┌霃剑ǎ?lt;/p><p>  本塑件上兩處抽芯孔位

92、于塑件的兩側,因一模兩件,所以可以將同一側的兩個側向抽芯置于同一滑塊上,因推桿的特殊位置,抽芯必須抽到推桿以外,所以綜合考慮,孔深為7mm,則根據(jù)公式(《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9.7-1)可得</p><p>  2~3=7+2~3=9~10</p><p><b>  取=10。</b></p><p>  8.3 抽拔力的計算</p&g

93、t;<p>  塑料制品在冷凝時收縮會對型芯產生包緊力。抽芯機構所需要的抽拔力,必須克服因包緊力所引起的抽拔阻力及機械滑動的摩擦力,才能把活動型芯抽拔出來。在抽拔過程中,開始抽拔的瞬時,使制品與側型芯脫離所需的抽拔力稱為起始抽拔力,以后為了使側型芯抽到不妨礙制品推出的位置時,所需的抽拔力稱為相繼抽拔力,前者比后者大。因此,計算抽拔力以計算起始抽拔力為準。</p><p>  8.3.1 影響抽拔力的

94、因素</p><p>  1)側型芯成型部分的表面積及幾何形狀。型芯成型表面積越大,越復雜,其包緊力也越大,所需的抽拔力也越大。</p><p>  2)塑料的收縮率。塑件的收縮率越大,對型芯的包緊力也越大,所需的抽拔力也越大。</p><p>  3)制件的壁厚。包容面積相同,形狀相似的制品,薄壁制品收縮小,抽拔力也小,相反,厚壁制品抽芯力大。</p>

95、<p>  4)塑料對型芯的摩擦系數(shù)。塑料對型芯的摩擦系數(shù)與塑料特性、型芯的脫模斜度、型芯表面的粗糙度、潤滑條件及型芯表面加工的紋向有關,摩擦系數(shù)越大,抽拔力越大。</p><p>  5)在制品同一側面同時抽芯的數(shù)量。在制品同一側面有兩個以上型芯,采用抽芯機構同時抽芯時,由于制品孔間距的收縮較大,所以抽拔力也大。</p><p>  6)成型工藝參數(shù)。注射壓力、保壓時間、冷

96、卻時間對抽拔力影響較大。當注塑壓力小,保壓時間短,抽拔力較小;冷卻時間長、制品收縮基本完成,則包緊力大。所以抽芯拔也大。</p><p>  8.3.2 抽拔力的計算</p><p>  抽拔力的計算與脫模力的計算相同,于是有:</p><p>  (《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6-23)</p><p><b>  則 &l

97、t;/b></p><p><b>  抽拔力為:</b></p><p>  8.4 斜導柱的設計</p><p>  斜導柱側抽芯機構結構緊湊、制造方便、動作可靠,適用于這種抽拔力與抽芯距不大的分型機構。</p><p>  8.4.1 斜導柱的受力分析和強度的計算:(《中國模具設計大典》)</p>

98、<p><b>  1)受力分析 </b></p><p>  斜導柱有一定的安裝斜角,隨著安裝斜角的增大,所需要的開模力P和斜導柱受到的法向分力隨之增大。但如果角過小,會使機構處于自鎖狀態(tài),也不能開模。本套模具中的斜導柱的安裝斜度為20°。</p><p>  取鋼材零件之間摩擦系數(shù)=0.1,由于斜導柱采用的是T10A制造,許用彎曲應力,彎曲

99、作用力由(《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7-20)得</p><p>  2)斜導柱的強度計算 </p><p>  當斜導柱從制品中抽拔時,法向力N使斜導柱受到力臂Lc的彎曲力矩。固定端的最大彎矩,在危險截面上的最大彎曲應力</p><p>  式中,為斜導柱的抗彎截面模量,由于斜導柱采用的是圓形截面所以</p><p>  斜導柱的直徑計

100、算:(《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9.7-18)</p><p>  式中,為斜銷的有效長度,,取。在這里取斜導柱的直徑為10。 (《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表2-121)</p><p>  斜導柱的強度條件式為: </p><p>  式中 危險截面上的最大彎曲應力;</p><p><b>  最大彎矩;</b>&l

101、t;/p><p>  斜導柱的抗彎截面模量;</p><p><b>  許用彎曲應力。</b></p><p>  8.4.2 斜銷長度和最小開模行程計算</p><p>  斜銷的長度應根據(jù)抽拔距、斜銷直徑及其斜角的大小確定,其計算公式為:</p><p>  式中 斜銷總長度();</p

102、><p>  斜銷固定部分大端直徑();</p><p>  斜銷固定板厚度();</p><p><b>  斜銷直徑();</b></p><p><b>  斜銷的斜角(°);</b></p><p>  取斜銷長度為斜。(《模具設計與制造簡明手冊》表2-121)

103、 </p><p>  8.5 滑塊與導滑槽設計</p><p>  1)滑塊與側抽芯的連接方式設計</p><p>  該模具的側向抽芯機構用于成型塑件的側向凹槽,由于側向孔的尺寸較小,考慮到型芯強度和裝配問題,采用組合式結構。將型芯單獨制造,這樣既可節(jié)省優(yōu)質鋼材,又方便加工和方便修配更換。側型芯嵌入到滑塊中,采用圓柱銷固定。</p><p&g

104、t;<b>  2)滑塊的導滑方式</b></p><p>  為使模具結構緊湊,降低模具裝配復雜程度,擬采用整體式滑塊和整體式導向槽形式。</p><p>  為提高滑塊的導向精度,裝配時可對導向槽或滑塊采用配磨、配研的裝配方法。</p><p>  3)滑塊的導滑長度和定位裝置設計</p><p>  該零件由于側抽

105、芯距較短,故導滑長度只要符合滑塊在開模時的定位要求即可。滑塊的定位采用彈簧鋼珠定位裝置。</p><p>  8.6 楔緊塊的設計</p><p>  8.6.1 楔緊塊的結構形式</p><p>  模具閉模后,斜銷不能使滑塊完全復位,且斜銷也不能承受熔體施于滑塊的側向推力,為此須設置楔緊塊。本設計中,綜合考慮模具結構和側抽芯的要求,采用一對楔緊塊,使其中心對稱,

106、可保證楔緊機構的強度。楔緊塊用螺釘固定于動模座板上,這樣制作容易,調整方便,易于更換。 </p><p>  8.6.2 楔緊塊的楔角</p><p>  楔緊塊的楔角應略大于斜銷的斜角(一般為2°~3°),這樣才能保證在模具開模過程中楔緊塊始終能現(xiàn)已不必開花快的后退動作,否則斜銷將無法帶動滑塊。從前面知道斜銷的斜角為20°,故選楔緊塊的楔角為22°

107、。</p><p>  第九章 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的設計</p><p>  在塑料注塑成形中,注塑模具不僅是塑料熔體的成形設備,還起著熱交換器的作用。模具溫度調節(jié)系統(tǒng)直接影響到制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由于各種塑料的性能和成形工藝要求不同,對模具溫度的要求也不同。對于大多數(shù)要求較低模溫的塑料,僅設置模具的冷卻系統(tǒng)即可。但對于要求模具溫度超過80C的塑料以及大型注塑模具,均需要設置加熱裝置。<

108、;/p><p>  本塑件在注塑成型時所需模具溫度為20~70(《中國模具設計大典》表 9.8-2),不要求有太高的模溫因而在模具上可不設加熱系統(tǒng),是否需要冷卻系統(tǒng)可以做如下的設計計算。</p><p>  9.1 求塑件在固化時每小時釋放的熱量</p><p>  設定模具平均工作溫度為45℃,用常溫20℃的水作為模具冷卻介質,其出口溫度為30℃,產量為(粗算每1mi

109、n1套)=0.5kg/h。查《塑料模具技術手冊》表 3-41得聚苯乙烯的單位熱流量為=2.7×10J/kg</p><p>  9.2 求冷卻水的體積流量</p><p>  由《中國模具設計大典》式 9.8-15得</p><p>  式中 ——冷卻介質的體積流量(m/min);</p><p>  ——單位時間內注入模具中的

110、塑料重量(kg/min);</p><p>  ——塑件在凝固時所放出的熱量(J/kg);</p><p>  ——冷卻介質的密度(㎏/mm);</p><p>  ——冷卻介質的比熱容[J/(㎏·C)];</p><p>  ——冷卻介質的出口溫度(℃);</p><p>  ——冷卻介質的進口溫度(℃)。

111、</p><p>  查《中國模設計大典》表 9.8-1冷卻水的穩(wěn)定湍流速度和流量,可知所需的冷卻水管直徑非常小,加之,塑件材料PS冷卻速度快,要求澆注系統(tǒng)及冷卻系統(tǒng)的散熱應緩慢,故可不設冷卻系統(tǒng),依靠空冷的方式冷卻模具即可。</p><p>  第十章 注塑機參數(shù)校核</p><p>  10.1 最大注塑量校核</p><p>  注

112、塑機的最大注射量是指柱塞或螺桿在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時,注射裝置所能達到的最大注出量。目前我國已統(tǒng)一規(guī)定用加工聚苯乙烯塑料時注射機一次所能注出的公稱容積來表示。為了保證正常的注射成型,選擇注射機時,注塑機的最大注塑量應大于制品的質量或體積(包括流道及澆口凝料和飛邊),通常注塑機的實際注塑量最好在最大注塑量的80﹪。所以,選用的注塑機最大注塑量應滿足</p><p>  在一般情況下,僅對最大注射量進行校核,但對熱敏

113、性塑料還應注意注射機能出處理的最小注射量,因為每次注射量太小時,塑料在料筒內停留的時間會過長,導致塑料高溫分解,從而降低塑料的質量和性能。其最小注射量應不小于額定注射量的20﹪。</p><p><b>  0.8M≥M+M</b></p><p>  式中:M——注塑機的最大注塑量 ;</p><p>  M——塑件的體積 ;<

114、/p><p>  M——澆注系統(tǒng)體積 。</p><p>  故 M≥=</p><p>  此處選定的注塑機注塑量為,所以滿足要求。</p><p>  10.2 鎖模力校核</p><p>  鎖模力是指注射機的鎖模裝置對模具所施加的最大夾緊力。當高壓的塑料溶體充滿模具型腔時,沿鎖模方向會產生一個很大的作

115、用力,此力總是力圖使模具沿分型面脹開。為此,注射機的額定鎖模力必須大于型腔內塑料熔體壓力與塑件及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之和(即注射面積)的乘積。</p><p>  一般,閉模時要從模外加大于型腔內壓力一倍以上的鎖模力。</p><p><b>  F>PA</b></p><p>  式中: P——熔融型料在型腔內的壓力(20MP~4

116、0MP);</p><p>  (《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p><p>  A——塑件和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之和,經計算為2000;</p><p>  F——注塑機的額定鎖模力,KN。</p><p>  故 F>PA=62.8×2000=125600N=125.6KN</p><p>

117、  此處選定的注塑機為500KN,滿足要求。</p><p>  10.3 模具與注塑機安裝部分相關尺寸校核</p><p>  為了使注塑模具能順利地安裝在注塑機上并生產出合格的制品,在設計模具時必須校核注塑機上與模具安裝有關的尺寸、因為不同型號和規(guī)格的注塑機,其安裝模具部位的形狀和尺寸各不相同。一般情況下設計模具時應校核的安裝參數(shù)包括噴嘴尺寸、定位圈尺寸、最大模厚、最小模厚、模板上的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