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減速器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摘要</b></p><p>  此次課程設計是第一次全面的設計能力訓練,真正地理論聯(lián)系實際,自主創(chuàng)新的學習模式,這就是此次課程設計的獨到之處。課程設計是機電工程學院學生必須參與的一項時間環(huán)節(jié)。</p><p>  通過課程設計,學生可以綜合運用所學的機械設計的理論知識和相關的先修課程的運用,掌握設計的一般規(guī)律,培養(yǎng)解決機械工程中實際問題

2、的能力。還可以學會從機器的功能要求出發(fā),合理選擇系統(tǒng)或零件的類型,制定設計方案,正確計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確定其尺寸、形狀、結構、材料等。</p><p>  本減速器是一種節(jié)能型的機械傳動裝置,可廣泛應用于機械、冶金、礦山、建筑、航空、軍事等領域。減速器,是一種各種齒輪傳動的減速器,它可以實現(xiàn)較大的傳動比,傳遞載荷的能力也大。為了進一步了解減速器的結構,對減速器的內部結構與箱體的位置關系以及減速器箱體的設計、加工

3、有很好的認識。掌握減速器箱體類零件加工的主要工藝問題和擬定工藝卡的主要原則,掌握各種孔系加工及其保證精度要求的常用方法和加工工藝特點。</p><p>  關鍵詞:課程設計、減速器、機械傳動</p><p><b>  目錄</b></p><p><b>  1 緒論1</b></p><p>

4、  1.1課程設計題目1</p><p>  1.2課程設計目的1</p><p>  1.3課程設計任務1</p><p>  1.4原始工作數(shù)據(jù)及條件1</p><p>  2.傳動部分設計計算3</p><p>  2.1傳動方案的確定3</p><p>  2.2電動機的選擇

5、及傳動比的分配3</p><p>  2.3運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5</p><p>  3.帶傳動的設計計算8</p><p>  4 閉式齒輪設計計算10</p><p>  4.1 高速軸齒輪的設計計算10</p><p>  4.2低速級齒輪計算15</p><p>  5

6、.軸的結構設計和強度校核20</p><p>  5.1 高速軸的設計20</p><p>  5.2 中間軸的設計21</p><p>  5.3 低速軸的設計25</p><p>  6.滾動軸承的選擇計算29</p><p>  6.1.高速軸軸承校核29</p><p>  

7、6.2中間軸軸承校核31</p><p>  6.3 低速軸軸軸承校核32</p><p>  7.鍵、聯(lián)軸器的選擇及校核計算34</p><p>  7.1.低速軸端鍵的選擇34</p><p>  7.2.中間軸的鍵選擇、校核34</p><p>  7.3.低速軸的鍵的選擇與校核35</p>

8、;<p>  7.4.聯(lián)軸器的選擇35</p><p>  8.減速箱體主要附件、潤滑方式等選擇說明36</p><p><b>  9.設計小結37</b></p><p><b>  參考文獻38</b></p><p><b>  致謝39</b>

9、</p><p><b>  1 緒論</b></p><p><b>  1.1課程設計題目</b></p><p>  拉絲機傳動系統(tǒng)的二維工程圖計算機輔助設計</p><p><b>  1.2課程設計目的</b></p><p>  1)培養(yǎng)理論

10、聯(lián)系實際的設計思想,訓練綜合運用課程設計和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結合生產實際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加深和擴展有關機械設計方面的知識。</p><p>  2)通過制定設計方案、合理選擇傳動機構和零件類型,正確計算零件工作能力、決定尺寸和選擇材料等進行結構設計,達到了解和掌握機械零件、機械傳動裝置的設計過稱和方法。</p><p>  3)進行設計基本技能的訓練。例如計算機繪圖、

11、熟悉和運用手冊、圖冊、標準和規(guī)范等設計資料以及使用經驗數(shù)據(jù),進行經驗估算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p><p><b>  1.3課程設計任務</b></p><p>  按給定的螺旋輸送機已知數(shù)據(jù),確定系統(tǒng)的傳動方案,選擇電動機和聯(lián)動器,設計箱體外傳動和兩級圓柱斜齒輪減速器。</p><p>  設計成果:1.兩級圓柱齒輪減速器裝配圖一張(A1,

12、三視圖)</p><p>  2.減速器上箱體或下箱體零件圖一張(A1)</p><p>  3.輸出軸零件圖一張(A3)</p><p>  5.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p><p>  4.輸出軸上齒輪零件工作圖一張(A3)</p><p>  1.4原始工作數(shù)據(jù)及條件</p><p>  1

13、.4.1 已知參數(shù):(1)驅動滾筒軸輸入端所需轉矩:</p><p> ?。?)滾筒所需轉速:</p><p> ?。?)滾筒轉速允許誤差</p><p><b>  (4)滾筒直徑</b></p><p>  1.4.2拉絲機的結構簡圖。</p><p>  圖 1-1 拉絲機結構簡圖<

14、/p><p>  1.4.3工作條件:拉絲機滾筒單向連續(xù)轉動,載荷平穩(wěn),有輕微沖擊,三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設計壽命10年,每年檢修一次。</p><p>  2.傳動部分設計計算</p><p>  2.1傳動方案的確定</p><p>  2.1.1根據(jù)工作條件和要求,初定以下內容</p><p>  選定減速器

15、傳動級數(shù)為二級</p><p>  確定傳動件布置型式為展開式</p><p>  初選軸承類型為滾動軸承</p><p>  決定減速器機體結構,即采用沿齒輪軸線水平剖分的結構</p><p>  選擇聯(lián)軸器類型,即彈性聯(lián)軸器</p><p>  2.1.2傳動裝置簡圖</p><p>  圖

16、 2-1 傳動裝置簡圖</p><p>  2.2電動機的選擇及傳動比的分配</p><p>  2.2.1電動機的選擇 </p><p>  電機類型:電動機分為交流電動機和直流電動機兩種。根據(jù)電動機的結構,價格及工作條件,并且由于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結構復雜,價格較高,維護比較不便,因此無特殊要求都應選用交流電動機。選擇Y系列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其結構簡單

17、,工作可靠,價格低廉,維護方便,起動性能較好,封閉式結構,電動機的額定電壓為380V。</p><p><b>  選擇電動機的容量</b></p><p><b>  所需工作功率:</b></p><p>  由圖1得,電動機至運輸帶的傳動總效率:</p><p>  式中分別為帶傳動、軸承、齒

18、輪傳動、聯(lián)軸器的傳動效率。取值范圍如下:</p><p><b>  故可得: </b></p><p><b>  電動機所需功率: </b></p><p><b>  卷筒軸工作轉速:。</b></p><p>  按推薦的合理的傳動比范圍,取V帶傳動的傳動比,二級圓柱齒

19、輪減速器傳動比,則總傳動比合理范圍為</p><p>  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符合這一范圍的同步轉速有查手冊得:</p><p>  表 2-1 可選電動機系列參數(shù)</p><p>  方案二:電動機型號:</p><p>  同步轉速:,滿載轉速:</p><p><b>  總傳動比:</b

20、></p><p>  分配傳動裝置傳動比: </p><p>  則減速器傳動比,不在二級減速器的傳動比范圍的范圍。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尺寸、重量、帶傳動和減速器的傳動比,第2方案比較合適,選定電動機型號為。</p><p>  2.2.2分配傳動比</p><p><b>  電動機型號: </b>

21、;</p><p>  同步轉速; 滿載轉速</p><p>  分配傳動裝置傳動比: </p><p><b>  則減速器傳動比:</b></p><p>  綜上所述,按展開式分布時,i=7.35不符合要求,應舍棄。</p><p><b>  時, 則</b&g

22、t;</p><p>  2.3運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p><p>  圖 2-3 拉絲機傳動簡圖</p><p>  2.3.1各軸轉速計算</p><p><b>  I軸 Ⅱ軸 </b></p><p><b> ?、筝S 卷筒軸 </b></p>

23、<p><b>  誤差=</b></p><p>  2.3.2各軸輸入功率:</p><p><b>  I軸 </b></p><p><b> ?、蜉S </b></p><p><b>  Ⅲ軸 </b></p><

24、;p><b>  卷筒軸 </b></p><p>  輸出功率:(輸入功率乘軸承效率0.98)</p><p><b>  I軸 </b></p><p><b>  Ⅱ軸 </b></p><p><b> ?、筝S </b></p>

25、<p><b>  卷筒軸 ·</b></p><p>  2.3.3.各軸輸入轉矩</p><p><b>  電動機輸出轉矩 </b></p><p><b>  I軸 </b></p><p><b> ?、蜉S </b><

26、/p><p><b> ?、筝S </b></p><p><b>  卷筒 </b></p><p>  各軸的輸出轉矩為輸入轉矩乘0.98。將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結果整理如下:</p><p>  表2-2 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結果</p><p>  3.帶傳動的設計計算<

27、/p><p><b>  3.1確定計算功率</b></p><p>  由表查得工作情況系數(shù):。故可得:。</p><p>  3.2選擇V帶的帶型</p><p>  根據(jù),選用普通A型平帶。</p><p>  3.3確定帶輪的基準直徑并驗算帶速v</p><p>  1

28、).初選小帶輪的基準直徑:d=90mm</p><p>  2).驗算帶速v: </p><p><b>  因為,故帶速合適。</b></p><p>  3).計算大帶輪的基準直徑 ,取標準值為</p><p>  3.4確定V帶的中心距a和基準長度</p><p><b>  1

29、)初定中心距。</b></p><p><b>  即</b></p><p>  2)計算帶所需的基準長度。</p><p>  選帶的基準長度取標準值:</p><p>  3).計算實際中心距a</p><p><b>  變化范圍為</b></p&g

30、t;<p>  3.5驗算小帶輪上的包角:</p><p>  3.6計算帶的根數(shù)Z</p><p>  1). 計算單根v帶的額定功率</p><p><b>  可得:</b></p><p>  2).計算v帶的根數(shù)</p><p>  3.7計算單根v帶的根數(shù)初拉力</

31、p><p>  A型帶的單位長度質量 ,所以</p><p><b>  3.8計算壓軸力</b></p><p><b>  主要結論: </b></p><p>  4 閉式齒輪設計計算</p><p>  4.1 高速軸齒輪的設計計算</p><p>

32、;  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p><p>  選7級精度圓柱齒輪,小齒輪初選齒數(shù):,材料為,調質處理,硬度為;大齒輪初選:,材料為45鋼(調質)</p><p>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p><p>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p><p>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p><p>  試選,由

33、圖10-20查取區(qū)域系數(shù)</p><p>  計算接觸疲勞強度用重合度系數(shù)</p><p>  計算小齒輪傳遞的扭矩</p><p>  由表10-7選取齒寬系數(shù): </p><p>  由表10-6查的材料彈性影響系數(shù): </p><p><b>  螺旋角系數(shù)</b></p>

34、<p>  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p><p>  查得小、大齒輪的接觸疲勞極限為:</p><p><b>  計算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b></p><p>  由圖10-23查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p><p>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1 則</p><p>  中

35、較小者作為該齒輪副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即:</p><p><b>  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b></p><p>  調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p><p><b>  計算圓周速度</b></p><p><b>  齒寬b</b></p><p> 

36、 另外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p><p>  由使用工況查得使用系數(shù):</p><p>  由圓周速度、齒輪精度查得動載系數(shù):</p><p>  由表10-4載荷分布系數(shù):</p><p><b>  齒輪的圓周力</b></p><p>  根據(jù)《機械設計》式(10-12)得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算得的

37、分度圓直徑</p><p><b>  即得:</b></p><p>  則相應的齒輪模數(shù)為: </p><p><b>  故取系列值:</b></p><p><b>  計算幾何尺寸</b></p><p><b>  計算中心距<

38、;/b></p><p><b>  修正螺旋角</b></p><p><b>  大小齒輪分度圓直徑</b></p><p><b>  故取齒寬:。</b></p><p>  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p><p>  再次用,計算各個參數(shù)

39、的</p><p><b>  計算需用疲勞強度 </b></p><p><b>  當量齒數(shù):</b></p><p><b>  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b></p><p><b>  圓周速度:</b></p><p><

40、;b>  齒高: </b></p><p>  根據(jù),齒輪精度7級,</p><p><b>  校核計算:</b></p><p>  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滿足要求,且小齒輪抵抗彎曲疲勞破壞能力大于大齒輪</p><p><b>  主要設計結論:</b></p>&l

41、t;p>  4.2低速級齒輪計算</p><p>  選定齒輪類型、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p><p>  選7級精度圓柱齒輪,小齒輪初選齒數(shù):,材料為,調質處理,硬度為;大齒輪初選:,材料為45鋼(調質)</p><p>  按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設計</p><p>  1) 計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p><p&g

42、t;  確定公式中的各計算數(shù)值</p><p>  試選,由圖10-20查取區(qū)域系數(shù)</p><p>  計算小齒輪傳遞的扭矩</p><p>  由表10-7選取齒寬系數(shù): </p><p>  由表10-6查的材料彈性影響系數(shù): </p><p>  確定各參數(shù)(原理公式同前過程于此省略)</p>

43、<p>  計算接觸疲勞許用應力</p><p>  查得小、大齒輪的接觸疲勞極限為:</p><p>  由圖10-23查取接觸疲勞壽命系數(shù): </p><p>  取失效概率為1%;安全系數(shù)S=1 則</p><p>  中較小者作為該齒輪副的接觸疲勞許用應力。即:</p><p><b>

44、;  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b></p><p>  調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p><p><b>  計算圓周速度</b></p><p><b>  齒寬b</b></p><p>  計算齒面接觸疲勞強度系數(shù)</p><p>  由使用工況查得使用系數(shù):&l

45、t;/p><p>  由圓周速度、齒輪精度查得動載系數(shù):</p><p>  由表10-4載荷分布系數(shù):</p><p><b>  齒輪的圓周力</b></p><p><b>  則:</b></p><p>  根據(jù)《機械設計》式(10-12)得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算得的分度圓直

46、徑</p><p><b>  即得:</b></p><p>  則相應的齒輪模數(shù)為: </p><p><b>  故取系列值:</b></p><p><b>  計算幾何尺寸</b></p><p><b>  計算中心距</b&

47、gt;</p><p><b>  修正螺旋角</b></p><p><b>  大小齒輪分度圓直徑</b></p><p><b>  故取齒寬:。</b></p><p>  按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p><p>  再次用,計算各個參數(shù)的<

48、;/p><p><b>  計算需用疲勞強度 </b></p><p><b>  當量齒數(shù):</b></p><p>  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過程原理同前,結果如下)</p><p><b>  計算結果:</b></p><p><b>  校核

49、計算:</b></p><p>  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滿足要求,且小齒輪抵抗彎曲疲勞破壞能力大于大齒輪</p><p><b>  主要設計結論:</b></p><p>  5.軸的結構設計和強度校核</p><p>  5.1 高速軸的設計</p><p>  5.1.1 材料的選擇

50、</p><p>  高速軸即是齒輪軸,選取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精度等級為6級精度。查《機械設計手冊》得:強度極限:;彎曲疲勞強度;</p><p>  6.1.2 軸最小直徑計算</p><p>  表5-1 軸常用幾種材料的</p><p>  計算軸中最小直徑得:</p><p>  由最初軸端有鍵連接,且

51、直徑d<100.故為了滿足強度要求,對于只有一個鍵聯(lián)接直徑增大5%-7%。</p><p>  故可得: 故取d=18 mm</p><p>  根據(jù)設計指導書當有定位與承受軸向力時軸徑變化6-8mm一般變化1-3mm可將軸設計如下:</p><p>  圖5-1 高速軸軸段尺寸</p><p>  5.2 中間軸的設計</p&g

52、t;<p>  5.2.1 材料的選擇</p><p>  選取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精度等級為6級精度。查《機械設計手冊》得:強度極限:;彎曲疲勞強度;</p><p>  5.2.2 軸最小直徑計算</p><p>  由前計算公式,計算軸中最小直徑得:</p><p>  由最初軸端有鍵連接,且直徑d<100.故

53、為了滿足強度要求,對于有兩個鍵聯(lián)接直徑增大10%-15%。</p><p>  故可得: 故取d=30 mm</p><p>  根據(jù)設計指導書當有定位與承受軸向力時軸徑變化6-8mm一般變化1-3mm可將軸設計如下:</p><p>  圖5-2 中間軸軸段尺寸</p><p>  5.2.3 軸的強度校核</p><p

54、><b>  中間軸受力如下:</b></p><p>  圖5-3 中間軸受力分析圖</p><p><b>  中間軸受力計算:</b></p><p>  圓周力: </p><p>  徑向力: </p><p>  軸向

55、力: </p><p>  外力矩: </p><p><b>  求各支承反力:</b></p><p><b>  中間軸的彎矩圖:</b></p><p>  圖5-4 中間軸彎矩圖</p><p>  取α=0.6,

56、 ,按下式進行校核</p><p><b>  故軸的強度足夠。</b></p><p>  精確校核軸的疲勞強度</p><p>  在中間軸肩截面存在應力集中,故校核此截面即可:由彎矩圖結合彎扭圖知與齒輪配合的軸橫截面處為危險截面</p><p>  截面左側:抗彎截面系數(shù):</p><p>

57、<b>  抗扭截面系數(shù):</b></p><p>  由圖知截面左側彎矩 </p><p><b>  截面上扭矩 </b></p><p>  截面上的彎曲應力 </p><p>  截面上的扭轉切應力 </p><p><b>  查表知: <

58、;/b></p><p><b>  , </b></p><p><b>  故得綜合系數(shù):</b></p><p><b>  取 </b></p><p><b>  計算安全系數(shù)的值</b></p><p>  故

59、可知軸在截面右側安全。</p><p><b>  同理可得截面左側:</b></p><p>  5.3 低速軸的設計</p><p>  5.3.1 材料的選擇</p><p>  選取材料為40Cr,調質處理,精度等級為6級精度。查《機械設計手冊》得:強度極限:;彎曲疲勞強度;</p><p&g

60、t;  5.3.2 軸最小直徑計算</p><p>  由前計算公式,計算軸中最小直徑得:</p><p>  由最初軸端有鍵連接,且直徑d<100.故為了滿足強度要求,對于有兩個鍵聯(lián)接直徑增大10%-15%。</p><p>  故可得: 故取d=42 mm</p><p>  根據(jù)設計指導書當有定位與承受軸向力時軸徑變化6-8mm一

61、般變化1-3mm可將軸設計如下:</p><p>  圖5-5 低速軸軸段尺寸</p><p>  5.2.3 軸的強度校核</p><p><b>  中間軸受力如下:</b></p><p>  圖5-6 低速軸受力分析圖</p><p><b>  中間軸受力計算:</b&

62、gt;</p><p>  圓周力: </p><p><b>  徑向力:</b></p><p><b>  軸向力:</b></p><p><b>  外力矩: </b></p><p><b>  求各支承反力:<

63、;/b></p><p><b>  中間軸的彎矩圖:</b></p><p>  圖5-7 低速軸彎矩圖</p><p>  取α=0.6, ,按下式進行校核</p><p><b>  故軸的強度足夠。</b></p><p>  精確校核軸的疲勞強度</p&

64、gt;<p>  在中間軸肩截面存在應力集中,故校核此截面即可:由彎矩圖結合彎扭圖知與齒輪配合的軸橫截面處為危險截面</p><p>  截面左側:抗彎截面系數(shù):</p><p><b>  抗扭截面系數(shù):</b></p><p>  由圖知截面左側彎矩 </p><p><b>  截面上扭矩

65、 </b></p><p>  截面上的彎曲應力 </p><p>  截面上的扭轉切應力 </p><p><b>  查表知 </b></p><p><b>  , </b></p><p><b>  故得綜合系數(shù):</b>

66、</p><p><b>  取 </b></p><p><b>  計算安全系數(shù)的值</b></p><p>  故可知軸在截面右側安全。</p><p><b>  同理可得截面左側:</b></p><p><b>  故低速軸軸安

67、全。</b></p><p>  6.滾動軸承的選擇計算</p><p>  6.1.高速軸軸承校核</p><p>  1)選擇軸承代號為30205,齒輪的受力分析以及Ⅰ軸上支承力的受力分析,如圖6-1所示</p><p>  圖6-1 高速軸及齒輪受力圖</p><p><b>  圓周力:;

68、</b></p><p><b>  徑向力:;</b></p><p><b>  軸向力:;</b></p><p><b>  列平衡方程,有: </b></p><p><b>  帶入?yún)?shù)可得:,;</b></p>&l

69、t;p><b>  帶入?yún)?shù)可得:,。</b></p><p><b>  2)軸承壽命計算</b></p><p>  中間軸軸承的受力如下圖6-2所示:</p><p>  圖6-2 軸承及齒輪受力圖</p><p> ?。?)求兩軸承受到的徑向載荷,</p><p&

70、gt;<b> ??;。</b></p><p> ?。?)求兩軸的計算軸向力,</p><p>  對于圓錐滾子軸承,由《機械設計》P318表13-7可得:</p><p><b>  軸承派生軸向力為:</b></p><p><b>  可得:;;</b></p>

71、;<p><b>  因,</b></p><p><b>  所以,。</b></p><p>  (3)求軸承當量動載荷P1和P2</p><p><b> ?。?lt;/b></p><p>  由《機械設計》P317表13-7得徑向載荷系數(shù)和軸向載荷系數(shù)為:&l

72、t;/p><p>  對軸承1:, ;對軸承2:,;</p><p>  因軸承運轉中有輕微沖擊載荷,由《機械設計》P318表13-6取得 。</p><p><b>  可得:</b></p><p><b> ?。?)驗算軸承壽命</b></p><p>  因為P1=P2,

73、且對于圓錐滾子軸承, ,</p><p>  所以按軸承2的受力大小來計算:</p><p><b>  故軸承符合要求。</b></p><p>  6.2中間軸軸承校核</p><p>  1)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p><p>  齒輪的受力分析以及Ⅰ軸上支承力的受力分析,如圖6-3

74、所示</p><p>  圖6-3 中間軸及齒輪受力圖</p><p>  過程同前:選用軸承代號為32007,計算結果如下:</p><p><b>  同理得</b></p><p><b>  軸承壽命的校核</b></p><p> ?。?)求兩軸承受到的徑向載荷,&

75、lt;/p><p><b> ?。?。</b></p><p> ?。?)求兩軸的計算軸向力,</p><p><b> ??;;</b></p><p><b>  因,所以,。</b></p><p> ?。?)求軸承當量動載荷P1和P2</p>

76、<p><b> ??;</b></p><p>  對軸承1:, ;對軸承2:, ;</p><p>  因軸承運轉中有輕微沖擊載荷,由《機械設計》P318表13-6取得 。</p><p><b> ?。?)驗算軸承壽命</b></p><p>  因為P1<P2,且對于圓錐滾

77、子軸承, ,</p><p>  所以按軸承2的受力大小來計算:</p><p><b>  故軸承符合要求。</b></p><p>  6.3 低速軸軸軸承校核</p><p>  1)按彎扭合成應力校核軸的強度</p><p>  齒輪的受力分析以及Ⅰ軸上支承力的受力分析,如圖6-5所示&l

78、t;/p><p>  圖6-5低速軸軸及齒輪受力圖</p><p>  選擇軸承代號為7210AC,并對兩齒輪進行受力分析:</p><p><b>  周向力: ;</b></p><p><b>  徑向力:;</b></p><p><b>  軸向力:;<

79、/b></p><p><b>  2)軸承壽命計算</b></p><p> ?。?)求兩軸承受到的徑向載荷,</p><p><b> ?。?。</b></p><p> ?。?)求兩軸的計算軸向力,</p><p><b> ??;;</b>&l

80、t;/p><p><b>  因,所以,。</b></p><p> ?。?)求軸承當量動載荷P1和P2</p><p><b> ?。?lt;/b></p><p>  對軸承1:, ;對軸承2:, ;</p><p>  由于工況條件為輕微沖擊,則取載荷系數(shù)。則</p>

81、<p>  由于,故以為準校核壽命,故可得:</p><p><b>  得</b></p><p>  故該軸承合適,即低速軸選用代號為軸承。</p><p>  7.鍵、聯(lián)軸器的選擇及校核計算</p><p>  7.1.低速軸端鍵的選擇</p><p><b>  7

82、.1.1鍵的類型</b></p><p>  在軸的設計計算時已經選擇過鍵,根據(jù)軸的直徑為,長度為,故選擇鍵為的A型平鍵,45鋼</p><p><b>  7.2.2鍵的校核</b></p><p>  由鍵、軸和輪轂都是鋼。查表可得,許用剪應力。取</p><p><b>  鍵的工作長度:&l

83、t;/b></p><p><b>  由公式:</b></p><p>  因為,故該鍵的強度足夠。即給高速軸起連接作用的鍵選擇為的A型平鍵。</p><p>  7.2.中間軸的鍵選擇、校核</p><p><b>  7.2.1鍵的類型</b></p><p> 

84、 中間軸有兩處鍵聯(lián)接,分別選擇為與的鍵,故需校核的鍵。</p><p>  7.2.2.鍵的校核</p><p><b>  同上</b></p><p><b>  可得:</b></p><p><b>  故該鍵強度足夠。</b></p><p>

85、  c).結論:選擇與的A型平鍵聯(lián)接。材料45鋼。</p><p>  7.3.低速軸的鍵的選擇與校核</p><p>  低速軸的鍵也有兩處聯(lián)接,聯(lián)軸器上的鍵選擇為: 與齒輪配合的A型平鍵。材料為45鋼。</p><p><b>  a).對于的鍵</b></p><p><b>  鍵的工作長度: <

86、/b></p><p><b>  由</b></p><p><b>  b).對于的鍵</b></p><p><b>  鍵的工作長度:</b></p><p><b>  由</b></p><p>  故兩鍵的強度都

87、足夠,可以使用。</p><p>  7.4.聯(lián)軸器的選擇</p><p>  根據(jù)工作情況,掛絲機的傳動平穩(wěn),有輕微沖擊,故選擇能減振緩沖的聯(lián)軸器。彈性聯(lián)軸器即有此功能。選擇其中的彈性套柱銷聯(lián)軸器,根據(jù)軸徑為,可選擇長系列或短系列的型號。分別對應與。選擇短系列,即。型號。</p><p>  8.減速箱體主要附件、潤滑方式等選擇說明</p><

88、p><b>  1.通氣器</b></p><p>  減速器運轉時,機體內溫度升高,氣壓增大,對減速器密封不利。所以機蓋頂部窺視孔蓋上安裝通氣器,是機體內氣體自由逸出,保證機體內外壓力平衡,提高機體密封處的密封性能。</p><p><b>  2.啟蓋螺釘</b></p><p>  啟蓋螺釘螺紋長度大于機蓋聯(lián)接

89、凸緣的厚度,釘桿端都做成圓柱形,倒角或半圓形,以免損傷外螺紋。</p><p><b>  3.定位銷</b></p><p>  為保證部分或機體軸承座孔的加工及裝配精度,在機體聯(lián)接凸緣的長度方向兩端各安置一個圓錐定位銷。</p><p><b>  4.吊環(huán)或吊鉤</b></p><p>  為

90、了拆卸或搬運,應在機蓋上鑄有吊環(huán)或吊鉤。</p><p><b>  5.放油螺塞</b></p><p>  放油孔的位置應在油池最低處,并安排在減速器不與其他零件靠近的一側,以便放油。</p><p><b>  6.油標</b></p><p>  油標常放置在便于觀測減速機油面及油面穩(wěn)定之處

91、。</p><p><b>  7.融化方式及密封</b></p><p>  軸承潤滑方式有油潤滑和脂潤滑。其選用取決于軸承的速度,一般用滾動軸承的值表示軸承的速度大小。選擇脂潤滑。</p><p>  密封:在潤滑時,應加擋油環(huán),防止?jié)櫥魇А?lt;/p><p><b>  9.設計小結</b>

92、</p><p>  為期四周的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可以說首次接觸全自我式的設計課程。時間雖然四周,但回顧千譜一律、但于此中都真正的讓人體會了一次設計師的感覺。特別是減速器的設計計算,可以說基本沒有一個很中規(guī)中矩的方法,指導你去設計。這估計就是課程設計的彈性所在。只要自己愿花力氣,你的時間永遠都是那么缺,時間總是那么滿。但若不愿深究,一切都不是那么困難,但這不是一個設計師的素質,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才是課程設計

93、要達到的目的。</p><p>  與此同時,最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閆冠海講師,老師很有個性,不會把結果直接告訴我們,是不愿看到我們咀嚼的模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是的。我們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捕魚”。</p><p>  針對此次的設計,隨著對減速器的不斷深入了解,也發(fā)現(xiàn)了設計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生產實踐知識,我的設計還局限于一定的想象空間上,實際中不生產或加工比較

94、困難。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使我感覺收獲頗多。在設計中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精神并且提高了自我探索的能力,遇到問題大家集體討論進行解決,還有CAD技術的應用,這些對于我們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新人是一個很好的培訓和鍛煉,同時也是平時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的一次結合。這次設計將對我們的以后工作和學習奠下重要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實踐經驗</p><p><b>  參考文獻</b></p><p>

95、;  濮良貴,陳國定,吳主言.機械設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p><p>  吳宗澤.機械設計手冊.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83.</p><p>  龔溎義.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p><p>  孫桓,陳作模,葛文杰.機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p><p>  臧

96、宏琦,王永平,蔡旭鵬,張曉梅.機械制圖.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13.</p><p>  孫根正,王永平.工程制圖基礎.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p><p>  劉鴻文.材料力學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p><p>  劉篤喜,王玉.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13.</p><p>&

97、lt;b>  致謝</b></p><p>  在這段的時間里,我結合了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同時查閱了大量減速器的相關資料,在指導老師們的引導幫助下完成了這次設計。使得我對減速器的設計有了新的較系統(tǒng)的認識。特別是對減速器傳動系統(tǒng)結構有了較深刻的了解。</p><p>  在課程設計即將完成之際,我衷心的向幫助過我,鼓勵過我的老師同學們表示感謝,正是他們的無私幫助以及熱

98、情奉獻,才讓我得以堅持下去的信心。</p><p>  首先要感謝在此次設計中給與我全程細心指導的閻龍老師和郭寶良老師。由于本人的學識水平和設計經驗的缺乏,在設計的開始階段,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在后來的設計繪圖過程中,又暴露很多實際的操作問題,自己毫無經驗。郭老師和閻老師的耐心指導,才使我能順利、如期的完成這次課程設計。老師們淵博的知識、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高度的責任感和對我們的關懷之心,都深深的感染我。在我將踏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