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設計說明書</b></p><p> 第 1 章 總論………………………………………………3</p><p> 1.1 設計任務和內(nèi)容…………………………………………3</p><p> 1.2 基本資料…………………………………………………3</p><p> 第 2 章
2、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4</p><p> 2.1 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4</p><p> 2.2 處理流程選擇……………………………………………4</p><p> 第 3 章 污水廠平面與高程布置……………………………6</p><p> 總平面布置……………………………………
3、…………6</p><p> 高程布置…………………………………………...6</p><p> 第 4 章 計算結果及設備選型……………………………..7</p><p> 4.1 格柵間和泵房………………………………………….7</p><p> 4.2 沉砂池…………………………………………………….7</p>
4、;<p> 4.3 初沉池…………………………………………………….8</p><p> 4.4 曝氣池…………………………………………………….8</p><p> 4.5 二沉池…………………………………………………….9</p><p> 第 5 章 課程設計總結…………………………………….10</p><
5、p> 第 6 章 參考資料………………………………………….10</p><p><b> 設計計算書</b></p><p> 第 7 章 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11</p><p> 7.1 格柵間和泵房……………………………………………11</p><p> 7.2 沉
6、砂池……………………………………………………12</p><p> 7.3 初沉池……………………………………………………12</p><p> 7.4 曝氣池……………………………………………………13</p><p> 7.5 二沉池……………………………………………………15</p><p><b> 設計圖紙&
7、lt;/b></p><p> 附圖一 污水處理高程圖…………………………………..17</p><p> 附圖二 污水處理平面圖………………………………......18</p><p> 附圖三 輻流式二沉池圖…………………………………..19</p><p><b> 第 1 章 總論</b>&
8、lt;/p><p><b> 設計任務和內(nèi)容</b></p><p><b> 設計任務</b></p><p> 項目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p><p> 設計圖紙(CAD軟件及打印件):污水廠平面布置圖A3、污水廠高程圖A3、所選構筑物設計圖A4。</p><p&
9、gt;<b> 設計內(nèi)容</b></p><p> 對工藝構筑物選型作說明;</p><p> 對主要處理設施(格柵 、沉砂池、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進行工藝計算;</p><p> CAD畫出污水處理廠的平面布置圖和高程布置圖;</p><p> 沉沙池、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中任選一構筑物進行構筑物設計計
10、算,并繪制相關構筑物的CAD設計圖。</p><p><b> 基本資料</b></p><p><b> 污水量及水質(zhì)</b></p><p><b> 處理要求</b></p><p> 污水級二級處理后應符合以下具體要求:CODcr≦70mg/L;BOD5≦20
11、mg/L;SS≦30 mg/L</p><p><b> 處理工藝流程</b></p><p> 污水擬采用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工藝處理,具體流程如下: </p><p> 污水→分流閘井→格柵間→污水泵房→出水井→計量槽→沉砂池→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p><p><b> 氣象與水文資料
12、</b></p><p> 風向:多年主導風向為北北東風</p><p> 氣溫:最冷月平均為5℃;最熱月平均為32.5℃;極端氣溫,最高為41.9℃,最低為-1℃,最大凍土深度為0.05m</p><p>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為每年728mm;蒸發(fā)量多年平均為每年121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p><p>
13、;<b> 廠區(qū)地形</b></p><p> 污水廠選址在64-66m之間,平均地面標高為64.5m。</p><p> 平均地面坡度為0.3%-0.5%,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p><p> 廠區(qū)征地面積為東西長380m,南北長280m。</p><p> 第 2 章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p
14、><p> 2.1 污水處理廠設計原則</p><p> 貫徹執(zhí)行國家關于環(huán)境保護的政策,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guī)、規(guī)范及標準。</p><p> 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指導下,采取全面規(guī)劃、分期實施的原則,既考慮近期建設又考慮遠期發(fā)展,是工程建設與城市發(fā)展相協(xié)調(diào),既保護環(huán)境,又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工程效益。</p><p> 根據(jù)設計進
15、水水質(zhì)和出廠水質(zhì)要求,所選污水處理工藝要其技術先進成熟、處理效果好,運行穩(wěn)妥可靠,高效節(jié)能,經(jīng)濟合理,確保污水處理效果,減少工程投資及日常運行費用。</p><p> 妥善處理和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chǎn)生的珊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然。</p><p> 為確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動化水平,低運行費用,減少日常維護檢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條件。</p><
16、;p> 采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實現(xiàn)自動化控制管理,做到技術可靠經(jīng)濟合理。</p><p> 為保證污水處理系統(tǒng)正常運轉,供電系統(tǒng)需有較高的可靠性,采用雙回路電源,且污水廠運行設備有足夠的備用率。</p><p> 在污水廠征地范圍內(nèi),廠區(qū)總平面布置力求便于施工、便于安裝和便于維修的前提下,是個處理構筑物盡量集中,節(jié)約用地,擴大綠化面積,并留有發(fā)展余地。使廠區(qū)環(huán)境和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一致
17、。</p><p> 廠區(qū)豎向設計力求減少廠區(qū)土方量。</p><p> 長建筑風格力求統(tǒng)一,簡潔明快,美觀大方,并與廠區(qū)周圍景觀相協(xié)調(diào)。</p><p><b> 處理流程選擇</b></p><p> 根據(jù)污水水質(zhì)水量和污水處理程度,考慮到脫氮除磷要求不高,采用傳統(tǒng)工藝流程。</p><p
18、> 該工藝由完整的二級處理系統(tǒng)和污泥處理系統(tǒng)組成。一級處 理由格柵,沉砂池和初沉池組成,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體污染物質(zhì)。污水的BOD值通過一級處理能夠去除20-30%。</p><p> 二級處理系統(tǒng)是城市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核心,作用是去除城市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tài)有機污染物。通過二級處理,污水的BOD值可降至20-30mg/L,可達到排放標準。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的副產(chǎn)物,也是必然產(chǎn)物。從初沉池排除沉淀污泥
19、,從二沉池排出剩余污泥。這些污泥應加以妥善處置,否則會造成二次污染。處理流程如圖:</p><p> 第 3 章 污水廠平面與高程布置</p><p> 3.1 總平面布置</p><p> 在污水處理廠廠區(qū)內(nèi)有:各處理單元構筑物,聯(lián)通各處理構筑物之間的管、渠及其他管線,輔助性建筑物,道路及綠地。</p><p> 構筑物平面布置
20、應當遵循以下原則:</p><p> 構筑物間的管渠應當直通,避免迂回曲折。</p><p> 土方量盡量平衡,避開劣質(zhì)土壤地段。</p><p> 處理構筑物之間應當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敷設連接管、渠的要求,一般的間距可取5~10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構筑物。</p><p> 各處理構筑物在平面布置上,應當盡量緊湊。</p>
21、;<p> 2. 污水廠管、渠道布置:</p><p> 在各處理構筑物之間,設有貫通、連接的管渠。此外,還應設有能夠使各處理構筑物獨立運行的管渠,當某一構筑物因事故停止運轉時,使其后接處理構筑物,仍能構保持正常運行。應設超越全部構筑物,直接排放水體的超越管。在廠區(qū)內(nèi)還設有:給水管、空氣管、消化氣管、蒸汽管及輸配電線路。這些管線有的敷設在地下,但大部分都在地上,對他們的安排,既要便于施工和維護
22、管理,但也要緊湊,少占用地,也可以采用架空方式敷設。</p><p><b> 3.2 高程布置</b></p><p> 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流程高程布置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各處理構筑物和泵房的標高,確定處理構筑物之間連接管渠的尺寸及其標高,通過計算確定各部分的水面標高,從而使污水沿處理流程在構筑物之間通暢的流動,保證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p>
23、<p> 污水在處理構筑物之間的流動,按重力流流動。因此,必須精確計算水頭損失。</p><p><b> 水頭損失包括: </b></p><p> 污水流經(jīng)各構筑物的水頭損失,可按下表估算:</p><p> 管渠的水頭損失,包括沿程及局部損失。</p><p> 污水流經(jīng)量水設備的水頭損失。本設
24、計采用超聲波流量計,水頭損失不計。</p><p> 高程計算中,溝管的沿程水頭損失按所定的坡度計算,局部水頭損失按流速水頭的倍數(shù)計算。堰上水頭按有關堰流公式計算,沉淀池,曝氣池集水槽為平底,且均勻集水,自由跌水出流。</p><p><b> B=0.9Q</b></p><p> 式中:Q—集水槽設計流量,為保證安全,再乘上1.2-1
25、.5的安全系數(shù),m3/s。</p><p> B—集水槽寬。 —集水槽起端水深。</p><p> 采用水力坡降公式或比阻公式計算沿程水頭損失。現(xiàn)采用h1=a·L·Q2計算(a=A×K)</p><p> 采用局部阻力系數(shù)法計算局部水頭損失,公式h2=§·V2/2g</p><
26、p> 查比阻表可知不同管徑比阻,查局阻表可知不同管件局阻系數(shù)。</p><p> 污泥管道水頭損失按下式計算:</p><p> 式中: —沿程水頭損失; </p><p> 處理構筑物間連接管的水力計算表如下:</p><p><b> 構筑物水面標高表:</b></p><p
27、><b> 水頭損失計算表:</b></p><p> 第 4 章 計算結果及設備選型</p><p><b> 格柵間和泵房</b></p><p> 按形狀可分為平面格柵和曲面格柵兩種。按柵條間隙又可分為粗格柵,中格柵,洗格柵。新設計的污水廠一般采用粗,中兩道格柵,甚至粗中細三道。按清渣方式可分為人工清
28、渣和機械清渣。人工清渣適用于小型污水廠。機械清渣適用于柵渣大于0.2 m3/d的大中型污水廠。</p><p> 根據(jù)柵渣大小和污水廠規(guī)模,本設計采用平面中格柵和機械清渣。設柵前水深h=0.4m,過柵流速v=0.9m/s,柵條間隙e=25mm,格柵安裝傾角60度。</p><p><b> 格柵組圖</b></p><p><b>
29、; 設計流量:</b></p><p> 平均流量0.231m3/s</p><p> 最大流量0.2778m³/s</p><p><b> 柵條數(shù)取29條</b></p><p> 柵槽寬度為1.005m,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B=0.65m,a=20度。</p>&l
30、t;p> 柵槽與出水渠連接處的漸寬短長度為0.22m。</p><p> 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為0.094m</p><p> 柵后槽總高度為0.8m。</p><p> 柵槽總長度為2.24m。</p><p> 每日柵渣量為0.2m³/d,宜采用機械清渣。</p><p> 提升泵:為節(jié)省
31、投資面積,采用潛污泵。集水井尺寸為L×B×H=4m×1.5m×2.4m,集水井有效容積為50 m³ (單泵5min流量)。污水提升泵:流量 0.15 m³/s揚程 H=5m,功率 N=30KW,臺數(shù) 三臺(兩用一備)。集水井為地下式鋼筋混泥土結構。水泵的工作由集水井中水位自動控制。格柵井和集水井合建,上部設棚子</p><p><b> 沉砂
32、池</b></p><p> 初沉池控制流速,沉淀可沉的有機物及無機物,減輕后續(xù)生物處理的負荷。常用的沉淀池有:平流沉淀池,豎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等。輻流沉淀池又有普通輻流和向心輻流兩種。根據(jù)污水處理工程實際,本設計初沉池采用平流沉淀池。 水自然進入,不用提升,采用最大設計流量計算。</p><p> 長度:設V=0.3m/s,t=30s。L=V×t=0.3*30
33、=9m。</p><p> 水流斷面面積為0.93㎡。</p><p> 池總寬度為1.5m,則有效水深0.63m,沉砂池所需容積為1.2m³ </p><p> 單個沉砂斗容積0.4m³。</p><p>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設斗底寬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為60°,斗高為0.5m。</p>
34、<p> 沉砂斗上口寬1.2m。 </p><p> 沉砂斗容積為0.42m³。</p><p> 沉砂斗高度為0.7m。采用重力排砂,設池底坡度為0.06坡向砂斗。</p><p> 池總高度為1.63m。</p><p> 沉砂池計算圖
35、 </p><p><b> 初沉池</b></p><p> 采用兩組平流沉淀池,按最大時流量設計。</p><p> 總表面積:設表面負荷q=2.5 m3/(m2*h)。</p><p>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為3m(沉淀時間1.2h)</p><p> 沉淀部分的有效容積為
36、1200m³,</p><p> 池長:設水平流速v=5.5mm/s,則</p><p> 池子總寬度19.6m, </p><p> 池子格數(shù):4格,b=4.1m</p><p> 沉淀污泥所需污泥斗容積V0:沒格設兩個斗,每個斗容積為19.6m³。</p><p> 沉淀池總高度為7.
37、4m。 </p><p> 污泥斗容積為19.75m³ 。</p><p> 梯形部分容積為43.3m³。</p><p> 沉淀池總長度為25.8m, 每個出水堰長度20.1m,出水堰負荷3.5L/s﹒m</p><p><b> 初沉池計算圖</b></p><p>
38、;<b> 曝氣池</b></p><p> 確定曝氣池各部分尺寸:</p><p> 池深取4m,則每組面積632㎡,池寬取5m, 池長為25.28m,設五廊道式曝氣池,廊道長25.28m,取25,超高0.5m,則池高H=4.5m,在曝氣池面對初沉池和二沉池的一側各設橫向配水渠道,并在池中部設橫向中間配水渠道與橫向配水渠道相連,設五個進水口。</p>
39、;<p><b> 曝氣系統(tǒng)的計算:</b></p><p> 采用鼓風曝氣,分兩組,每組需氧72.75Kg/h,最大時需氧量179.5Kg, 每日去除BOD值3708Kg, 去除每千克BOD需氧量0.94Kg。</p><p><b> 供氧量計算:</b></p><p> 采用網(wǎng)狀微孔空氣擴散器
40、,敷設于距池底0.2m處,淹沒水深3.8m,計算溫度20℃。曝氣池平均供氧量為5973.6 m³/h, 最大時供氧量7407.8m³/h, 去除每千克BOD的供氧量38.64m³空氣,每立方米污水供氧量4.08m³,本系統(tǒng)空氣總用量:7407.8m³/h</p><p><b> 空氣管道系統(tǒng)計算:</b></p><p
41、> 布置空氣管道,在相鄰兩個廊道隔墻上設一根干管,共五根干管。在每根干管上設5對配水器豎管,共10條配水器豎管。全曝氣池設50條配水器豎管。每根豎管供氧量為148.2m³/h根據(jù)經(jīng)驗取通氣管風壓損失9.8Kpa</p><p><b> 空壓機選定:</b></p><p> 空壓機所需壓力為48Kpa空壓機供氣量:最大時:</p>
42、<p><b> 平均時:</b></p><p><b> 二沉池</b></p><p> 沉淀部分水面面積:設沉淀池數(shù)量為n=2個,表面負荷1.5m³/h</p><p> 池子直徑為26m, 實際水面面積為531㎡。</p><p> 保護高度為0.3m,澄清
43、區(qū)高度為2.5m,取緩沖區(qū)高度0.8m,池邊深度為3.6m。</p><p> 每池污泥部分所需容積為39.3 m³,污泥斗容積為12.7m³, 底破落差為0.53m, 池底可存污泥體積為80m³。</p><p> 沉淀池總高為5.86m。</p><p> 流入槽:設計流量應加上污泥回流量,即58200m3/d,設流入槽寬B=
44、0.6m,水深0.5m,流入槽流速為1.12m/s,孔徑用每座池流入槽內(nèi)的孔數(shù)242個,孔距0.332m, </p><p> 導流絮凝區(qū)平均流速0.007m/s</p><p> 第 5 章 課程設計總結</p><p> 經(jīng)過近四個星期的艱苦奮斗,我大學生涯中第一個課程設計的任務終于完成了。此次污水處理設計是對我所學專業(yè)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一次鍛煉。通過
45、此次課程設計,無論是在學習方法上,還是在充實實際設計知識上,都對我起到了很大的促進與幫助 。</p><p> 在此次課程設計過程中,從剛開始的設計資料的整理,到設計方案的確定,再到圖紙的繪制以及計算書的編制,對于我來說,有了新的體會。在這次課程設計整個過程之中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查閱資料以及向老師、同學請教,不但順利完成了此次課程設計,而且還豐富了自己的再建筑給水排水工程專業(yè)方面的知識。此外
46、,這次課程設計還讓我對課程設計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對以后其他專業(yè)的學習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此次課程設計還讓我對實際工程設計有了相當深入的了解。</p><p> 此外,通過此次課程設計,還讓我體會到什么才叫做書到用時方恨少。在這次做課程設計的過程中,不管做哪一個環(huán)節(jié)時,都會遇到一些疑問,在之前還自以為已經(jīng)掌握了,但只有當真正用的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學的東西一點都不全面。不過,此次課程設計還是讓我收獲頗豐
47、的。</p><p> 總之,此次課程設計讓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雖然水污染控制工程學習已經(jīng)告一段落,但是為; 在接下來的期末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以及將來能夠更好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我將繼續(xù)努力,繼續(xù)學習水污染控制的有關知識,因為知識只有反復鞏固才會得到加強。</p><p> 第 6 章 參考資料</p><p> 高廷耀,顧國維,周琪,《水污染控制工程》,
48、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3版。</p><p> 張志剛、楊開、劉俊良,《給水排水工程專業(yè)課程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p><p> 徐新陽,于峰,《污水處理工程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年4月,第1次。</p><p> 韓洪軍,《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9、p><p> 周鑫根,《小城鎮(zhèn)污水處理工程規(guī)劃與設計》,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p><p> 第 7 章 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p><p><b> 格柵間和泵房</b></p><p> 按形狀可分為平面格柵和曲面格柵兩種。按柵條間隙又可分為粗格柵,中格柵,洗格柵。新設計的污水廠一般采用
50、粗,中兩道格柵,甚至粗中細三道。按清渣方式可分為人工清渣和機械清渣。人工清渣適用于小型污水廠。機械清渣適用于柵渣大于0.2 m3/d的大中型污水廠。</p><p> 根據(jù)柵渣大小和污水廠規(guī)模,本設計采用平面中格柵和機械清渣。設柵前水深h=0.4m,過柵流速v=0.9m/s,柵條間隙e=25mm,格柵安裝傾角60度。</p><p><b> 格柵組圖</b>&l
51、t;/p><p><b> 設計流量:</b></p><p> 平均流量Qd=2.0萬m3/d=833.34m3/h=0.231m3/s</p><p> 最大流量Qmax=Kz·Qd=1.2×2.0萬m³/d=1000m³/h=0.2778m³/s</p><p>
52、<b> 柵條數(shù):,取29條</b></p><p> 柵槽寬度:s=0.01m,</p><p> 進水渠道漸寬部分長度:B=0.65m,a=20度。</p><p> (V渠=0.77m/s,在不淤流速0.4m/s與不充流速0.9m/s之間)</p><p> 柵槽與出水渠連接處的漸寬短長度:</p&
53、gt;<p> 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p><p><b> 柵后槽總高度:</b></p><p><b> 柵槽總長度:</b></p><p><b> 每日柵渣量:</b></p><p><b> 宜采用機械清渣。</b>
54、;</p><p> 提升泵:為節(jié)省投資面積,采用潛污泵。</p><p> 集水井尺寸: L×B×H=4m×1.5m×2.4m</p><p> 集水井有效容積: V=50 m³ (單泵5min流量)</p><p> 污水提升泵:流量 Q=0.15 m³/s<
55、;/p><p><b> 揚程 H=5m</b></p><p><b> 功率 N=30KW</b></p><p> 臺數(shù) 三臺(兩用一備)</p><p> 集水井為地下式鋼筋混泥土結構。</p><p> 水泵的工作由集水井中水位自動控制。</p>
56、<p> 格柵井和集水井合建,上部設棚子</p><p><b> 沉砂池</b></p><p> 初沉池控制流速,沉淀可沉的有機物及無機物,減輕后續(xù)生物處理的負荷。</p><p> 常用的沉淀池有:平流沉淀池,豎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等。輻流沉淀池又有普通輻流和向心輻流兩種。</p><p>
57、根據(jù)污水處理工程實際,本設計初沉池采用平流沉淀池。 </p><p> 水自然進入,不用提升,采用最大設計流量計算。</p><p> 長度:設V=0.3m/s,t=30s。L=V×t=0.3*30=9m。</p><p><b> 水流斷面面積:</b></p><p> 池總寬度:設B=1.5m,則
58、有效水深:</p><p> 沉砂池所需容積:設T=2d,城市污水沉沙量,則:</p><p> 單個沉砂斗容積:設置兩個沉砂斗,則</p><p>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設斗底寬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為60°,斗高</p><p><b> 沉砂斗上口寬: </b></p><p>
59、; 沉砂斗容積: </p><p> 沉砂斗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設池底坡度為0.06坡向砂斗。</p><p><b> 池總高度:設超高</b></p><p> 沉砂池計算圖 </p><p><b> 初沉池
60、</b></p><p> 采用兩組平流沉淀池,按最大時流量設計。</p><p> 總表面積:設表面負荷q=2.5 m3/(m2*h),A==405㎡。</p><p> 沉淀部分有效水深:(沉淀時間1.2h)</p><p> 沉淀部分的有效容積:</p><p> 池長:設水平流速v=5.5
61、mm/s,則</p><p><b> 池子總寬度:</b></p><p> 池子格數(shù):4格,b=4.1m</p><p> 校核長寬比,長深比:長/寬=25/4.1=6.1>4m,長/深=25/3=8.3>8m。符合要求。</p><p> 沉淀污泥所需污泥斗容積V0:</p>&l
62、t;p> 其中:s=0.5L/(Pd);N為SS當量人口數(shù);重力排泥,排泥時間間隔取2d。</p><p> 沒格設兩個斗,每個斗容積</p><p><b> 沉淀池總高度:</b></p><p><b> 污泥斗容積: </b></p><p><b> 梯形部分容積
63、:</b></p><p><b> 沉淀池總長度:</b></p><p> 每個出水堰長度:8+8+4.1=20.1m,出水堰負荷:0.2778 1000/4 20.1=3.5L/s﹒m</p><p><b> 初沉池計算圖</b></p><p><b> 曝氣
64、池</b></p><p> 分兩組,按最大日流量計算 </p><p> 原污水的S0(BOD5)為250mg/L,經(jīng)初沉池處理,BOD5按降低30%考慮,則進入曝氣池的污水,其Sa(BOD5)值為:175mg/L。</p><p> 處理水中非溶解性BOD5=7.1bXaCe=5.68mg/L。(Ce=20mg/L,自身氧化系數(shù)b=0.1,Xa
65、=活性污泥微生物在處理水中所占比例取0.4)</p><p> 處理水中溶解性BOD5為 Se=20-5.68=14.32mg/L,f=14.32/20=0.72。</p><p> =(175-14.32)/175=91.82%</p><p><b> 運行方式:</b></p><p> 在本設計中應考慮曝
66、氣池運行方式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即:以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作為基礎,又可按階段曝氣法和再生曝氣系統(tǒng)等運行方式調(diào)試運行。</p><p> 曝氣池的計算與各部位尺寸的確定:</p><p> 按BOD-污泥負荷率計算。BOD-污泥負荷率為0.3Kg BOD5/(KgMLSS*d)。為穩(wěn)妥計,校核如下:</p><p> =0.019514.320.72/0.90=0.2
67、9。</p><p> 確定混合液淤泥濃度X:</p><p> 查得與SVI關系曲線得SVI=100—120,取120</p><p> X范圍在2000—3500mg/L之間,按經(jīng)驗取X=3000mg/L。</p><p> 按最不利情況校核:R=50%時,基本吻合。</p><p><b>
68、確定曝氣池容積:</b></p><p> 確定曝氣池各部分尺寸:</p><p> 池深取4m,則每組面積</p><p> 池寬取5m,B/H=5/4=1.25介于1—2之間</p><p> 池長:F/B=126.4/5=25.28>10m</p><p> 設五廊道式曝氣池,廊道長,
69、取25m</p><p> 超高0.5m,則池高H=4.5m</p><p> 在曝氣池面對初沉池和二沉池的一側各設橫向配水渠道,并在池中部設橫向中間配水渠道與橫向配水渠道相連,設五個進水口。</p><p><b> 曝氣系統(tǒng)的計算:</b></p><p><b> 采用鼓風曝氣,</b>
70、;</p><p><b> 每組:</b></p><p><b> 兩組:</b></p><p><b> 最大時需氧量:</b></p><p><b> 每日去除BOD值:</b></p><p> 去除每千克B
71、OD需氧量:</p><p> 最大時需氧量與平均時需氧量之比:</p><p><b> 供氧量計算:</b></p><p> 采用網(wǎng)狀微孔空氣擴散器,敷設于距池底0.2m處,淹沒水深3.8m,計算溫度20℃。</p><p> 查得水中飽和溶解氧飽和度為:</p><p> 空氣擴
72、散器出口的絕對壓力</p><p><b> 則:</b></p><p> 空氣離開曝氣池面時,氧的百分比:</p><p> 曝氣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飽和度(按最不利溫度條件38℃)</p><p> 換算為20℃下脫氧清水沖氧量,:</p><p> 其中,曝氣池出口處溶解氧濃度<
73、;/p><p> 相應的最大時需氧量:</p><p><b> 曝氣池平均供氧量:</b></p><p><b> 最大時供氧量:</b></p><p> 去除每千克BOD的供氧量:</p><p> 每立方米污水供氧量:</p><p>
74、 本系統(tǒng)空氣總用量:7407.8</p><p><b> 空氣管道系統(tǒng)計算:</b></p><p> 布置空氣管道,在相鄰兩個廊道隔墻上設一根干管,共五根干管。</p><p> 在每根干管上設5對配水器豎管,共10條配水器豎管。全曝氣池設50條配水器豎管。</p><p><b> 每根豎管供氧
75、量為:</b></p><p> 根據(jù)經(jīng)驗取通氣管風壓損失</p><p><b> 空壓機選定:</b></p><p> 空氣擴散裝置安裝在距曝氣池底0.2m處,因此空壓機所需壓力位:</p><p> 空壓機供氣量:最大時:</p><p><b> 平均時:
76、</b></p><p><b> 二沉池</b></p><p> 采用周進周出向心輻流沉淀池,用最大時流量設計。</p><p> 沉淀部分水面面積:設沉淀池數(shù)量為n=2個,表面負荷</p><p> F=Q/n=38800/(2*1.5*24)=539</p><p>&
77、lt;b> 池子直徑:</b></p><p><b> 實際水面面積:F=</b></p><p> =Q/nF=1.52</p><p> 單池設計流量Q0=808</p><p> 校核堰口負荷:符合要求 (1.5--2.9)</p><p><b>
78、; 校核固體負荷:=</b></p><p> 保護高度:h1=0.3m </p><p><b> 澄清區(qū)高度:h2=</b></p><p> 取緩沖區(qū)高度:h3=0.8m(機械排泥,緩沖區(qū)上沿高出刮板0.3m)。</p><p> 池邊深度:h1 + h2 + h3=3.6m</p>
79、;<p> 每池污泥部分所需容積:</p><p> 其中:污泥含水率99.2%,密度8g/L。S=21g/P*d=2.63L/P*d;</p><p> N為BOD當量人口數(shù);機械排泥,排泥時間間隔取4h。</p><p><b> 污泥斗容積: </b></p><p><b> 底
80、破落差</b></p><p> 因此,池底可存污泥體積:</p><p> 沉淀池總高:H=2.5+0.8+0.3+0.53+1.73=5.86m</p><p> D/h =30/1.72=10符合要求(6-12)。</p><p> 流入槽:設計流量應加上污泥回流量,即38800+0.5*38800=58200m3/
81、d</p><p> 設流入槽寬B=0.6m,水深0.5m,流入槽流速V=58200/(2*24*0.6*0.5*3600)=1.12m/s</p><p> 取導流絮凝區(qū)停留時間為600s,Gm=20s-1。</p><p> 孔徑用每座池流入槽內(nèi)的孔數(shù):</p><p><b> 孔距:</b></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