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畢業(yè)論文--混凝土配合比試驗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b>  畢</b></p><p><b>  業(yè)</b></p><p><b>  論</b></p><p><b>  文</b></p><p><b>  論混凝土配合比試驗</b></p>

2、;<p><b>  2012-5-30</b></p><p><b>  目 錄</b></p><p><b>  摘 要III</b></p><p><b>  引 言IV</b></p><p>  1混凝土配合比簡介1&

3、lt;/p><p>  1.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依據(jù)1</p><p>  1.2選用合適的材料3</p><p><b>  1.2.1水泥3</b></p><p>  1.2.2粗骨料4</p><p>  1.2.3細骨料6</p><p>  1.2.4粉煤灰

4、8</p><p>  1.2.5混凝土外加劑8</p><p>  1.3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9</p><p>  1.3.1配合比設計前的準備工作9</p><p>  1.4配合比設計的基本步驟9</p><p>  1.4.1初步計算配合比9</p><p>  1.4.2

5、基本配合比10</p><p>  1.4.3試驗室配合比11</p><p>  1.4.4施工配合比11</p><p>  1.5生產(chǎn)配合比的調整及施工中的控制12</p><p>  1.6混凝土的運輸12</p><p>  1.7混凝土的澆筑13</p><p>  1.

6、7.1一般要求13</p><p>  1.7.2墩臺混凝土的澆筑15</p><p>  2混凝土配合比試配的調整18</p><p>  2.1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前的調整18</p><p>  2.2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后的調整18</p><p>  3混凝土的成型于養(yǎng)護18</p><

7、;p>  3.1混凝土試塊制作19</p><p>  3.1.1目的與適用范圍19</p><p>  3.1.2儀具與材料19</p><p>  3.1.3材料要求19</p><p>  3.1.4試驗步驟20</p><p><b>  3.2養(yǎng)護20</b></

8、p><p>  3.2.1設計依據(jù)20</p><p>  3.2.2簡易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設計的共點20</p><p>  3.2.3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升溫設施21</p><p>  3.2.4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降溫設施21</p><p>  4混凝土的抗壓試驗22</p><p>  

9、4.1實驗步驟23</p><p>  4.2實驗結果23</p><p>  4.3實驗報告23</p><p><b>  5結 論24</b></p><p><b>  謝 詞25</b></p><p><b>  參考文獻26</b&g

10、t;</p><p><b>  摘 要</b></p><p>  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原則,詳細地闡述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步驟,并指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從而設計出最佳混凝土配合比,針對預拌混凝土確定混凝土配比時“重設計、輕試配”的現(xiàn)狀,結合配合比設計的條件要素,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配、調整三個方面,闡述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全過程,突出強

11、調了試配應注意的問題和重要性,進一步明確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是在經(jīng)驗、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過程。</p><p>  關鍵詞:混凝土;設計;試配;調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本原則.</p><p><b>  引 言</b></p><p>  配合比設計是實現(xiàn)預拌混凝土性能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保證預拌混凝土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施工配合比是以實驗配合比為

12、基礎而確定的,普通混凝土的實驗室配合比設計是確定了相應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強度后,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的方法和要求進行設計確定。</p><p>  混凝土配合設計要滿足強度結構設計的等級要求,施工的和易性,耐久性和經(jīng)濟性。</p><p>  混凝土隨著材料科學的不斷發(fā)展,其用途也越來越廣泛,已到了跨行業(yè)、跨學科、互相滲透的非常廣泛的領域。混凝土只所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13、是因為它的材料來源比較廣泛,有較高的強度和耐久性等許多獨特的技術性能。</p><p><b>  1混凝土配合比簡介</b></p><p>  混凝土是由水泥、細骨料砂子、粗骨料石子及水等構成,混凝土中各種材料之間的比例關系稱為混凝土的配合比?;炷僚浜媳仁菦Q定混凝土強度的一項重要技術指標,需要具體的設計試配等工作才能確定合適的混凝土配合比應用到工程當中去。<

14、;/p><p>  1.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依據(jù)</p><p>  1.混凝土的配合比,應以質量比計,并應通過設計和試配選定。試配時應使用施工實際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應滿足和易性、凝結速度等施工技術條件,制成的混凝土應符合強度、耐久性(抗凍、抗?jié)B、抗侵蝕)等質量要求。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參照現(xiàn)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T55),通過試配定。混凝土的試配強度,應根據(jù)設計

15、強度等級,考慮施工條件的差異和變化以及材料質量可能 的波動。對于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包括抗?jié)B混凝土、抗凍混凝土、高強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亦可參照上述規(guī)程經(jīng)過試配確定。在施工過程中,應及時積累資料,為合理調整凝土配合比提供依據(jù)。配制混凝土時,應根據(jù)結構情況和施工條件確定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澆筑時的坍落度可按表1.1.1選用。</p><p>  表1.1.1混凝土澆筑入模時的

16、坍落度</p><p>  注:(1)水下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另見本規(guī)范有關章節(jié)的規(guī)定;</p><p> ?。?)用人工搗實時,坍落度宜增加20~30m。當工程需要獲得較大的坍落度時,可在不改變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的情況下,適當摻加外加劑。</p><p>  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應符合表1.1.2的規(guī)定。</p>

17、<p>  表1.1.2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p><p>  注:(1)本表中的水灰比,系指水與水泥(包括外摻混合材料)用量的比值。</p><p> ?。?)本表中的最小水泥用量,包括外摻混合材料。當采用人工搗實混凝土時,水泥用量應增加25kg/m3。當摻用外加劑且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時,水泥用量可減少25kg/m3。</p><p&g

18、t;  (3)嚴寒地區(qū)系指冷月份平均氣溫≤-10℃且日平均溫度在≤5℃的天數(shù)≥145d的地區(qū)。</p><p> ?。?)混凝土的大水泥用量(包括代替部分水泥的混合材料)不宜超過500kg/m3,大體積混凝土不宜超過350kg/m3。</p><p> ?。?)在混凝土中摻人外加劑時,除應符合1.2.5條的規(guī)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①在鋼筋混凝

19、土中不得摻用氯化鈣、氯化鈉等氯鹽。</p><p> ?、谖挥跍嘏驀篮貐^(qū)、無侵蝕性物質影響及與土直接接觸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混凝土中的氯離子含量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0.30%;位于嚴寒和海水區(qū)域、受侵蝕環(huán)境和使用除冰鹽的橋涵,氯離子含量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0.5%。從各種組成材料引入的氯離子含量(折合氯鹽含量)如大于上述數(shù)值時,應采取有效的防銹措施(如摻入阻銹劑、增加保護層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實性等)。當采用潔凈水和

20、無氯骨料時,氯離子含量可主要以外加劑或混合材料的氯離子含量控制。</p><p> ?、蹮o筋混凝土的氯化鈣或氯化鈉摻量,以干質量計,不得超過水泥用量的3%。</p><p> ?、軗饺思託鈩┑幕炷恋暮瑲饬恳藶?.5%~5.5%。</p><p> ?、輰τ赏饧觿嘶炷恋膲A含量應進行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總含堿量,對—般橋涵不宜大于3.0kg/m3,對特殊大橋、

21、大橋和重要橋梁不宜大于1.8kg/m3;當處于受嚴重侵蝕的環(huán)境,不得使用有堿活性反應的骨料。</p><p> ?、薹勖夯?、火山灰及粒化高爐礦渣等混合材料作為水泥代替材料或混凝土拌和物的填充材料摻于硅酸鹽水泥、普通水泥或其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時,其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用于代替部分水泥時的摻量不應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 硅酸鹽水泥》(GBl344)的規(guī)定。</p&g

22、t;<p>  (6)泵送昆凝土的配合比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偻ㄟ^0.315mm篩孔的砂不應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40%~50%。</p><p> ?、谛∷嘤昧?80~300kg/m3(輸送管徑100~150mm)。</p><p> ?、刍炷涟韬臀锏奶涠纫藶?0~180mm。</p><p> ?、?/p>

23、宜摻用適量的外加劑或混合材料。</p><p> ?。?)通過設計和試配確定配合比后,填寫試配報告單,提交施工監(jiān)理或有關方面批準。混凝土配合比使用過程中,應根據(jù)混凝土質量的動態(tài)信息,及時進行調整、報批</p><p>  1.2選用合適的材料</p><p><b>  1.2.1水泥</b></p><p>  水泥是

24、決定混凝土成本的主要材料,同時又起到粘結、填充等重要作用,所以水泥的選用格外重要。水泥的選用主要是考慮到水泥的品種和強度等級。水泥的品種繁多。選擇水泥應根據(jù)工程的特點和所處的環(huán)境氣候條件等因素進行分析,并考慮當?shù)厮嗟墓闆r作出選擇。其中以硅酸鹽系列水泥生產(chǎn)量最大、應用最為廣泛。</p><p>  1.選用水泥時,應注意其特性對混凝土結構強度、耐久性和使用條件是否有不利影響。</p><p

25、>  2.選用水泥時,應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收縮小、和易性好和節(jié)約水泥為原則。</p><p>  3.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并附有制造廠的水泥品質試驗報告等合格證明文件。水泥進場后,應按其品種、強度、證明文件以及出廠時間等情況分批進行檢查驗收。對所用水泥應進行復查試驗。為快速鑒定水泥的現(xiàn)有強度,也可用促凝壓蒸法進行復驗。</p><p>  4.袋裝水泥在運輸和儲存

26、時應防止受潮,堆垛高度不宜超過10袋。不同強度等級、品種和出廠日期的水泥應分別堆放。</p><p>  5.散裝水泥的儲存,應盡可能采用水泥罐或散裝水泥倉庫。</p><p>  6.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時間超過3個月,應重新取樣檢驗,并按其復驗結果使用。</p><p><b>  1.2.2粗骨料</b></p><p&g

27、t;  粗骨料是指粒徑大于4.755mm的巖石顆粒。人工破碎而形成的石子成為碎石。天然形成的石子稱為卵石。施工中一般采用碎石,粒徑5~25mm,含泥量不大于1時選用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較好,抗壓強度較高,同時可以減少用水量及水泥用量,從而使水泥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橋涵混凝土的粗骨料,應采用堅硬的卵石或碎石,應按產(chǎn)地、類別、加工方法和規(guī)格等不同情況,分批進行檢驗,機械集中生產(chǎn)時,每批不宜超過400m3;人工分

28、散生產(chǎn)時,每批不宜超過200m3。粗骨料的試驗可按現(xiàn)行《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J058)執(zhí)行。混凝土用的粗骨料,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構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最小凈間距的3/4。對混凝土的實心板,粗料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板厚的1/3,且不得超過40mm。</p><p>  粗骨料的顆粒級配,可采用連續(xù)級配或連續(xù)級配與單粒級配合使用。在特殊情況下,通過試驗證明混凝土無離析現(xiàn)象時,也可采用單粒級。&

29、lt;/p><p>  粗骨料大粒徑應按混凝土結構情況及施工方法選取,但最大粒徑不得超過結構最小邊尺寸的1/4和鋼筋最小凈距的3/4;在兩層或多層密布鋼筋結構中,不得超過鋼筋最小凈距的1/2,同時最大粒徑不得超過100mm。用混凝土泵運送混凝土時的粗骨料最大粒徑,除應符合規(guī)定外,對碎石不宜超過輸送管徑的1/3;對于卵石不宜超過輸送管徑的1/2.5,同時應符合混凝土泵制造廠的規(guī)定。粗骨料的技術要求及有害物質含量的規(guī)定見

30、表1.2.2-3及表1.2.2-4</p><p>  表1.2.2-3粗集料的技術要求</p><p>  注:(1)混凝土強度等級為及以上時應進行巖石抗壓強度檢驗,其他情況下,如有必要時也可進行巖石的抗壓強度檢驗。巖石的抗壓強度與混凝土強度等級之比對于大于或等于的混凝土,不應小于2,其他不應小于1.5,且火成巖強度不宜低于80MPa,變質巖不宜低于60MPa,水成巖不宜低于30MPa。

31、巖石的抗壓強度試驗可按現(xiàn)行《公路工程石料試驗規(guī)程》(JTJ054)執(zhí)行。</p><p>  (2)混凝土強度在 C10及以下時,針片狀顆粒最含量可為40%。</p><p>  表1.2.2-4碎石或卵石中的有害物質含量</p><p>  注:如含有顆粒硫酸鹽或硫化物,則要進行混凝土耐久性試驗,確認能滿足要求時方能用。</p><p

32、>  混凝土結構物處于表1.2.2-5所列條件下時,應對碎石或卵石進行堅固性試驗,試驗結果應符合表內的規(guī)定。</p><p>  表1.2.2-5碎石或卵石的堅固性試驗</p><p>  注:有抗凍、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用硫酸鈉法進行堅固性試驗不合格時,可再進行直接凍融試驗。</p><p>  施工前應對所用的碎石或卵石進行堿活性檢驗,在條件許可時盡量避免采用

33、有堿活性反應的骨料,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具體試驗方法可參照現(xiàn)行《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J058)進行。骨料在生產(chǎn)、采集、運輸與儲存過程中,嚴禁混入影響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質。骨料應按品種規(guī)格分別堆放,不得混雜。在裝卸及存儲時,應采取措施,使骨料顆粒級配均勻,并保持潔凈。1.2.2-5拌和用水拌制混凝土用的水,應符合下列要求:</p><p> ?、偎胁粦杏绊懰嗾DY與硬化的有害雜質或油脂、糖類及游離酸

34、類等。計超過水的質量0.27mg/cm3水不得使用。</p><p> ?、诓坏糜煤K柚苹炷?。</p><p> ?、酃╋嬘玫乃话隳軡M足上述條件,使用時可不經(jīng)試驗。</p><p><b>  1.2.3細骨料</b></p><p>  1.細骨料是指粒徑小于4.75mm的巖石顆粒,通常稱為砂。施工中一般采用中

35、砂,山砂 (45%)+人工砂(55%),平均粒徑大于0.5mm,含泥量不大于5,選用平均粒徑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細砂拌制的混凝土可減少用水量10%左右,同時相應減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熱減少,降低混凝土溫升,并可減少混凝土收縮。橋涵混凝土的細骨料,應采用級配良好、質地堅硬、顆粒潔凈、粒徑小于5mm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時,也可用山砂或用硬質巖石加工的機制砂。細骨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海砂時,其氯離子的含量對于鋼筋混凝土應符

36、合規(guī)定。細骨料的試驗可按現(xiàn)行《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J058)執(zhí)行。</p><p>  砂的篩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砂的分類見表1.2.3-1。</p><p>  表1.2.3-1砂的分類</p><p>  注:細度模數(shù)主要反映全部顆粒的粗細程度,不完全反映顆粒的級配情況,混凝土配制時應同時考慮砂的細度模數(shù)和級配

37、情況。</p><p>  2.砂的級配應符合表1.2.3-2中任何一個級配區(qū)所規(guī)定的級配范圍。</p><p>  表1.2.3-2砂的分區(qū)及級配范圍</p><p>  (1)表中除5mm、0.63mm、0.16mm篩孔外,其余各篩孔累計篩余允許超出分界線,但其總量不得大于5%。</p><p>  (2)I區(qū)砂宜提高砂率以配低流動性混凝

38、土;Ⅱ區(qū)砂宜優(yōu)先選用以配不同等級的混凝土;Ⅲ區(qū)砂宜適當降低砂率以保證混凝土的強度。</p><p>  (3)對于高強泵送混凝土用砂宜選用中砂,細度模數(shù)為2.9~2.6。2.5mm 篩孔的累計篩余量不得大于15%,0.315mm篩孔的累計篩余量宜在85%~92%范圍內。</p><p>  當對河砂、海砂或機制砂的堅固性有懷疑時,應用硫酸鈉進行堅固性試驗,試驗時循環(huán)5次,砂的總質

39、量損失應符合表1.2.3-3的規(guī)定。</p><p>  砂中雜質的含量應通過試驗測定,其最含量不宜超過表1.2.3-4的規(guī)定。</p><p>  表1.2.3-3砂的堅固性指標</p><p>  注:(1)寒冷地區(qū)系指最冷月份的月平均溫度為 0~-10℃且日平均溫度≤5℃的天數(shù)不超過145d的地區(qū);</p><p>  (2)

40、對同一產(chǎn)源的砂,在類似的氣候條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經(jīng)驗時,可不做堅固性檢驗;</p><p>  (3)對于有抗疲勞、耐磨、抗沖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有腐蝕介質作用或經(jīng)常處于水位變化區(qū)的地下結 構混凝土用砂,其循環(huán)后的質量損失率應小于8%。</p><p>  表1.2.3-4砂中雜質的最大含量</p><p>  注:(1)對有抗凍、抗?jié)B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總

41、含泥量應不大于3%,其中泥塊含量應不大于1.0%,云母含量不應超過1%;</p><p>  (2)對有機質含量進行復核時,用原狀砂配制的水泥砂漿抗壓強度不低于用洗除有機質的砂所配制的砂漿的95%時為合格;</p><p>  (3)砂中如含有顆粒狀的硫酸鹽或硫化物,則要進行混凝土耐久性試驗,滿足要求時方能使用;</p><p>  (4)雜質含量均按質量計。<

42、;/p><p><b>  1.2.4粉煤灰</b></p><p>  由于混凝土的澆筑方式為泵送,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便于泵送,考慮摻加適量的粉煤灰。按照規(guī)范要求,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拌制大體積粉煤灰混凝土時,其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為25%。粉煤灰對水化熱、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有利,但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早期極限抗拉值均有所降低,對混凝土抗?jié)B抗裂不利,因此粉煤灰的摻量控

43、制在10以內,采用外摻法,即不減少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按配合比要求計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所摻加粉煤灰量。</p><p>  1.2.5混凝土外加劑</p><p>  混凝土外加劑可分為四類: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的外加劑。如減水劑、引氣劑;調節(jié)混凝土凝結時間、硬化性能的外加劑。如緩凝劑;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劑。如引氣劑;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的外加劑,如膨脹劑。</p>&l

44、t;p>  1、外加劑應根據(jù)外加劑的特點,結合使用目的,通過技術、經(jīng)濟比較來確定外加劑的使用品種。如果使用一種以上的外加劑,必須經(jīng)過配比設計,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拌和物中。在外加劑的品種確定后,摻量應根據(jù)使用要求、施工條件、混凝土原材料的變化進行調整。</p><p>  2、所采用的外加劑,必須是經(jīng)過有關部門檢驗并附有檢驗合格證明的產(chǎn)品,其質量應符合現(xiàn)行《混凝土外加劑》(GB8076)的規(guī)定,使用前應復驗

45、其效果,使用時應符合產(chǎn)品說明及本規(guī)范關 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澆筑等各項規(guī)定以及外加劑標準中的有關規(guī)定。有關混凝土外加劑現(xiàn)場復試檢測項目及標準見附錄F-2。不同品種的外加劑應分別存儲,做好標記,在運輸與存儲時不得混入雜物和遭受污染。</p><p>  1.3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p><p>  1.要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及施工要求的強度等級和混凝土配制強度。</p>&l

46、t;p>  2.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足夠的坍落度、良好的和易性、可塑性、不易產(chǎn)生離析現(xiàn)象。</p><p>  3.要滿足工程使用環(huán)境及氣候條件所要求的抗?jié)B、抗凍、耐腐蝕等耐久性。</p><p>  1.3.1配合比設計前的準備工作</p><p>  1.掌握設計圖紙對混凝土結構的全部要求,重點是各種強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結構件截面的大小、鋼筋布置的疏密,以考

47、慮采用水泥品種及石子粒徑的大小等參數(shù)。</p><p>  2.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決定所用水泥的品種和粗骨料粒徑的大。</p><p>  3.了解施工工藝,如輸送、澆筑的措施,使用機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對工作性和凝結時間的要求,便于選用外加劑及其摻量。</p><p>  4.了解所能采購到的材料品種、質量和供應能力。</p><p&g

48、t;  1.4配合比設計的基本步驟</p><p>  1.4.1初步計算配合比</p><p>  1.確定混凝土的配制強度</p><p><b>  2.確定水灰比</b></p><p><b>  3.確定水泥用量</b></p><p><b>  4.

49、計算砂率</b></p><p><b>  5.確定砂石用量</b></p><p><b> ?。?lt;/b></p><p>  1.4.2基本配合比</p><p><b>  1.檢驗調整動作性</b></p><p><b>

50、;  2.試拌材料總量</b></p><p>  拌制混凝土配料時,各種衡器應保持準確。對骨料的含水率應經(jīng)常進行檢測,雨天施工應增加測定次數(shù),據(jù)以調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數(shù)量的允許偏差(以質量計)見表1.4.2-1。</p><p>  表1.4.2-1配料數(shù)量允許偏差</p><p>  放人拌和機內的第一盤混凝土材料應含有適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蓋

51、拌和筒的內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漿量。每一工作班正式稱量前,應對計量設備進行重點校核。計量器具應定期檢定,經(jīng)大修、中修或遷移至新的地點后,也應進行檢定?;炷翍褂脵C械攪拌,零星工程的塑性混凝土也可用人工拌和。用機械攪拌時,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筒至開始出料的最短攪拌時間應按設備出廠說明書的規(guī)定,并經(jīng)試驗確定,且不得低于表1.4.2-2的規(guī)定。</p><p>  表1.4.2-2混凝土最短攪拌時間</p&g

52、t;<p>  注:(1)攪拌細砂混凝土或摻有外加劑的混凝土時,攪拌時間應適當延長1~2min;</p><p>  (2)外加劑應先調成適當濃度的溶液再摻人;</p><p>  (3)攪拌機裝料數(shù)量(裝入粗骨料、細骨料、水泥等松體積的總數(shù))不應大于攪拌機標定容量的110%;</p><p>  (4)攪拌時間不宜過長,每一工作班至少應抽查兩次;&l

53、t;/p><p>  (5)表列時間為從攪拌加水算起;</p><p>  (6)當采用其他形式的攪拌設備時,攪拌的最短時間應按設備說明書的規(guī)定或經(jīng)試驗確定。</p><p>  1.4.3試驗室配合比</p><p>  1.根據(jù)基準配合比和水灰比,配制一組混凝土試件。</p><p>  2.檢驗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l

54、t;/p><p>  3.確定水灰比,并重新計算水泥和砂石用量。</p><p>  1.4.4施工配合比</p><p>  1.測定現(xiàn)場砂石料的實際含水率</p><p>  2.將砂石中含水量扣除,并相應的增加砂石料的稱量紙。</p><p>  (1)對于在施工現(xiàn)場集中攪拌的混凝土,應檢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勻性。&l

55、t;/p><p> ?、倩炷涟韬臀飸韬途鶆?,顏色一致,不得有離析和泌水現(xiàn)象。</p><p>  ②混凝土拌和物均勻性的檢測方法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攪拌機技術條件》(GB9142)的規(guī)定進行。</p><p>  (2)檢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勻性時,應在攪拌機的卸料過程中,從卸料流的1/4至3/4之間部位,采取試樣,進行試驗,其檢測結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

56、gt;<p> ?、倩炷林猩皾{密度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0.8%;</p><p> ?、趩挝惑w積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兩次測值的相對誤差不應大于5%。</p><p>  (3)混凝土攪拌完畢后,應按下列要求檢測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項性能:</p><p> ?、倩炷涟韬臀锏奶涠?,應在攪拌地點和澆筑地點分別取樣檢測,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單元結構物不應少

57、于兩次。評定時應以澆筑地點的測值為準。如混凝土拌和物從攪拌機出料起至澆筑入模的時間不超過15min時,其坍落度可僅在攪拌地點取樣檢測。</p><p> ?、诟鶕?jù)需要還應檢測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質量指標并應符合本章的其他規(guī)定摻用高效減水劑或速凝劑且混凝土運距較遠時,可運至澆筑地點再摻人重拌。</p><p>  1.5生產(chǎn)配合比的調整及施工中的控制</p><p> 

58、 1.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時的用水量;</p><p>  2.調整生產(chǎn)配合比時,應準確測量生產(chǎn)現(xiàn)場砂、石的實際含水量;</p><p>  3.砂、石材料應準確計量</p><p><b>  1.6混凝土的運輸</b></p><p>  1.混凝土的運輸能力應適應混凝土凝結速度和澆筑速度的需要,使?jié)仓ぷ鞑婚g斷并使混

59、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時仍保持均勻性和規(guī)定的坍落度。當混凝土拌和物運距較近時,可采用無攪拌器的運輸工具運輸;當運距較遠時,宜采用攪拌運輸車運輸。運輸時間不宜超過表1.6.1的規(guī)定。</p><p>  表1.6.1混凝土拌和物運輸時間限制</p><p>  注:Ⅰ當運距較遠時,可用攪拌運輸車運干拌料到澆筑地點后再加水攪拌;</p><p> ?、驌接猛饧觿┗虿捎每煊菜?/p>

60、拌制混凝土時,應通過試驗查明所配制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后,確定運輸時間限制;</p><p> ?、蟊砹袝r間系指從加水攪拌至人模時間。</p><p>  (1)用無攪拌運輸工具運送混凝土時,應采用不漏漿、不吸水、有頂蓋且能直接將混凝土傾人澆筑位置的盛器。</p><p>  (2)采用泵送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倩炷恋墓?/p>

61、應必須保證輸送混凝土的泵能連續(xù)工作。</p><p>  ②輸送管線宜直,轉彎宜緩,接頭應嚴密,如管道向下傾斜,應防止混入空氣,產(chǎn)生阻塞。</p><p> ?、郾盟颓皯扔眠m量的、與混凝土內成分相同的水泥漿潤滑輸送管內壁?;炷脸霈F(xiàn)離析現(xiàn)象時,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管內殘留的混凝土,泵送間歇時間不宜超過15min。</p><p>  (3)在泵送過程中,受

62、料斗內應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人空氣產(chǎn)生阻塞。</p><p>  (4)用帶式運輸機運送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①傳送帶的傾斜度不應超過表1.6.4的規(guī)定。</p><p> ?、诨炷列队趥魉蛶虾陀蓚魉蛶断聲r,應通過漏斗等設施,保持垂直下料。</p><p> ?、蹅魉蛶蠎O置刮刀等清理設備。</p

63、><p>  ④傳送帶運轉速度不應超過1.2m/s。</p><p>  (5)做配合比設計時,應考慮有2%~3%的砂漿損失。</p><p>  表1.6.4傳送帶最大傾斜角度</p><p>  (6)用攪拌運輸車運輸已拌成的混凝土時,途中應以2~4r/min的慢速進行攪動,混凝土的裝載量約為攪拌筒幾何容量的2/3。</p>&

64、lt;p>  (7)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后發(fā)生離析、嚴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第二次攪拌。二次攪拌時不得任意加水,確有必要時,可同時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變。如二次攪拌仍不符合要求,則不得使用。</p><p><b>  1.7混凝土的澆筑</b></p><p><b>  1.7.1一般要求</b></p>

65、<p>  1.澆筑混凝土前,應對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模板內的雜物、積水和鋼筋上的污垢應清理干凈。模板如有縫隙,應填塞嚴密,模板內面應涂刷脫模劑。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均勻性和坍落度。</p><p>  2.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1)從高處直接傾卸時,其自由

66、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fā)生離析為度。</p><p>  (2)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下落;傾落高度超過l0rn時,應設置減速裝置。</p><p>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p><p>  3.混凝土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

67、筑時,上層與下層前后澆筑距離應保持1.5m以上。在傾斜面上澆筑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層。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不宜超過表1.7.1-1的規(guī)定。</p><p>  表1.7.1-1混凝土分層澆筑厚度</p><p>  注:表列規(guī)定可根據(jù)結構物和振動器型號等情況適當調整。</p><p>  4.澆筑混凝土時,除少量塑性混凝土可用人工搗實外,宜采用

68、振動器振實。用振動器振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l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l00mm;每一處振動完畢后應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動棒;應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p><p> ?。?)表面振動器的移位間距,應以使振動器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l00mm左右為宜。<

69、;/p><p> ?。?)附著式振動器的布置距離,應根據(jù)構造物形狀及振動器性能等情況并通過試驗確定。</p><p> ?。?)對每一振動部位,必須振動到該部位混凝土密實為止。密實的標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氣泡,表面呈現(xiàn)平坦、泛漿。</p><p>  5.混凝土的澆筑應連續(xù)進行,如因故必須間斷時,其間斷時間應小于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混凝土的運輸、

70、澆筑及間歇的全部時間不得超過表1.7.1-2的規(guī)定。當需要超過時應預留施工縫。</p><p>  表1.7.1-2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間歇的全部允許時間(min)</p><p>  注:當混凝土中摻有促凝或緩凝劑時,其允許時間應根據(jù)試驗結果確定。</p><p>  6.施工縫的位置應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確定,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和彎矩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應按下列

71、要求進行處理:</p><p>  (1)應鑿除處理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但鑿除時,處理層混凝土須達到下列強度:</p><p>  ①用水沖洗鑿毛時,須達到0.5MPa;</p><p> ?、谟萌斯よ彸龝r,須達到2.5MPa;</p><p> ?、塾蔑L動機鑿毛時,須達到10MPa。</p><p>  

72、(2)經(jīng)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在澆筑次層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刷一層 水泥凈漿,對水平縫宜鋪一層厚為10~20mm的1∶2的水泥砂漿。</p><p> ?。?)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或鋼筋稀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在施工縫處補插錨固鋼筋或石榫;有抗?jié)B要求的施工縫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設置止水帶。</p><p> ?。?)施工縫為斜面時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

73、</p><p> ?。?)施工縫處理后,須待處理層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繼續(xù)澆筑混凝土。需要達到的強度,一般最低為1.2MPa,當結構物為鋼筋混凝土時,不得低于2.5MPa。</p><p>  7.在澆筑過程中或澆筑完成時,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較多,須在不擾動已澆筑混凝土的條件下,采取措施將水排除。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時,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減少泌水。</p><p>

74、;  8.結構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混凝土裸露面應及時進行修整、抹平,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當裸露面面積較大或氣候不良時,應加蓋防護,但在開始養(yǎng)生前,覆蓋物不得接觸混凝土面。</p><p>  9.澆筑混凝土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支架、模板、鋼筋和預埋件等穩(wěn)固情況,當發(fā)現(xiàn)有松動、變形、移位時,應及時處理。</p><p>  10.澆筑混凝土時,應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p&g

75、t;<p>  1.7.2墩臺混凝土的澆筑</p><p>  1.對墩臺基底的處理,除應符合天然地基的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基底為非粘性土或干土時,應將其潤濕。</p><p>  (2)基面為巖石時,應加以潤濕,鋪一層厚20~30mm 的水泥砂漿,然后于水泥砂漿凝結前澆筑第一層混凝土。</p>

76、;<p>  2.一般墩臺及基礎混凝土,應在整個平截面范圍內水平分層進行澆筑。</p><p>  3.較大體積的混凝土墩臺及其基礎,在混凝土中埋放石塊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可埋放厚度不小于150mm的石塊,埋放石塊的數(shù)量不宜超過混凝土結構體積的25%。</p><p> ?。?)應選用無裂紋、無夾層且未被燒過的、具有抗凍性能的

77、石塊。</p><p> ?。?)石塊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30MPa及混凝土的強度。</p><p> ?。?)石塊應清洗干凈,應在搗實的混凝土中埋人一半左右。</p><p> ?。?)石塊應分布均勻,凈距不小于l00mm,距結構側面和頂面的凈距不小于150mm,石塊不得接觸鋼筋和預埋件。</p><p> ?。?)受拉區(qū)混凝土或當氣溫低于0

78、℃時,不得埋放石塊。</p><p>  4.采用滑升模板澆筑墩臺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宜采用低流動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p><p> ?。?)澆筑應分層分段進行,各段應澆筑到距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為止。若為排柱式墩臺,各立柱應保持進度一致。</p><p> ?。?)應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

79、。</p><p> ?。?)為加速模板提升,可摻人一定數(shù)量的早強劑。</p><p> ?。?)在滑升中須防止千斤頂或油管接頭在混凝土或鋼筋處漏油。</p><p> ?。?)每一整體結構的澆筑應連續(xù)進行,若因故中途停工,應按施工縫處理。</p><p>  (7)混凝土脫模時的強度宜為0.2~0.5MPa,脫模后如表面有缺陷時,應及時予以

80、修理。</p><p>  5.大體積墩臺基礎混凝土,當平截面過大,不能在前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筑完成次層混凝土時,可分塊進行澆筑。分塊澆筑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p><p> ?。?)分塊宜合理布置,各分塊平均面積不宜小于50m2。</p><p> ?。?)每塊高度不宜超過2m。</p><p>  (3)塊與塊間的豎向接縫面應與基礎

81、平截面短邊平行,與平截面長邊垂直。</p><p>  (4)上下鄰層混凝土間的豎向接縫,應錯開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縫處理。</p><p>  6.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應參照下述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熱溫度:</p><p> ?。?)用改善骨料級配、降低水灰比、摻加混和料、摻加外加劑等方法減少水泥用量。</p><p&

82、gt; ?。?)采用水化熱低的大壩水泥、礦渣水泥、粉煤灰水泥或低強度水泥。</p><p> ?。?)減小澆筑層厚度,加快混凝土散熱速度。</p><p> ?。?)混凝土用料要遮蓋,避免日光曝曬,并用冷卻水攪拌混凝土,以降低人倉溫度。</p><p> ?。?)在混凝土內埋設冷卻管通水冷卻。</p><p> ?。?)在遇氣溫驟降的天氣或寒

83、冷季節(jié)澆筑混凝土后,應注意覆蓋保溫,加強養(yǎng)生。注: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是指混凝土振搗后,在其50~100mm深處的溫度。</p><p>  2混凝土配合比試配的調整</p><p>  2.1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前的調整</p><p>  1.依據(jù)企業(yè)自身的生產(chǎn)試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提高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p><p>  2.提高

84、砂率使用單粒級混凝土配料,由于粗集料間的空隙率較大,必須提高砂率,用較多的砂漿來填充粗集料間空隙,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和流動性。</p><p>  3.提高砂漿稠度。由于16~35mm單粒級石子,自重較大,容易下沉,必須提高砂漿稠度,以增加對石子的下沉阻力,防止混凝土離析、泌水。</p><p>  4.控制好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過大,更易離析泌水。</p><

85、p>  5.選擇合適的外加劑用量。在外加劑的用量上,必須綜合平衡減水、緩凝、增稠這三項功能,最大限度滿足實際工程要求,用單粒級石子配料時的外加劑用量,要首先滿足混凝土工作性的要求。在滿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考慮最大限度滿足減水要求強度要求</p><p>  2.2混凝土配合比試配后的調整</p><p>  1.通過檢查試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工作性,確定適宜的用水量。</p&g

86、t;<p>  2.通過檢查試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凝結時間,確定適宜的外加劑用量及砂率。如保水性不好,凝結時間過長的可適當減少外加劑使用量及適當提高砂率。如果拌和稠度過大,坍損較高,可適當增加外加劑用量或適當降低砂率。當然,外加劑用量的調整,必然會影響到減水效果,必須調整水灰比及用水量。</p><p>  3.以混凝土強度檢驗結果,確定混凝土水灰比,并以此為依據(jù),計算各種膠凝材料用量。強度檢驗結果偏

87、高,可適度提高水灰比,強度檢驗結果偏低,可適當降低水灰比。水灰比的調整幅度參照水灰比和強度關系曲線,并根據(jù)試配結果來確定。</p><p>  4.以實測的混凝土容重和試拌時確定的砂率為依據(jù),分別計算粗、細集料的用量。</p><p>  3混凝土的成型于養(yǎng)護</p><p>  3.1混凝土試塊制作</p><p>  3.1.1目的與適用

88、范圍</p><p>  本方法僅限于普通混凝土在常溫環(huán)境中試驗時使用,輕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碾壓混凝土等其他特種混凝土的一般性能試驗,可以參照本標準進行,但對于它們的特殊性能檢驗以及因為特殊性能所引起的對試驗設備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應遵照這些混凝土的有關技術規(guī)定執(zhí)行。</p><p>  3.1.2儀具與材料</p><p>  拌和機;球座;振動器;壓力機或萬能

89、試驗機;試模</p><p><b>  3.1.3材料要求</b></p><p>  1.拌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應符合技術要求,并與施工實際用料相符,材料拌和前溫度與室溫相同。材料的取樣應具有代表性。拌制混凝土的材料以質量計。稱量的精度:集料為±1%,水、水泥及砂、石拌和物為±0.5%。測試拌和物性質時,應在拌和后5min內進行試驗,在澆制試

90、件時,須在拌和之后的15min內裝入試模并在45min內成型完畢。</p><p>  2.制作前應檢查試模,確認無翹曲變形現(xiàn)象后,將其組裝好,在內壁涂刷一層機油。</p><p>  3.拌制的混凝土時,應在每盤混凝土出料至1/3左右的時候,盛取約一組試模的需用量倒入試模內。向試模中傾倒混凝土時,要注意將粒徑過大的骨料及混雜在其中的雜物等揀出。</p><p> 

91、 4.試件可采用人工或振動器成型。人工成型時,混凝土應分2層裝模。搗棒可采用ø16的圓鋼制作,長度約為600mm,一端磨成半球形。插搗時按一定的旋轉方向由外向內均勻進行。插搗底層時,搗棒應達到試模底面;插搗上層時,搗棒應穿入下層2~3cm。插搗時搗棒要保持垂直;對150mm×150mm×150mm標準試件,插搗次數(shù)以26~30次為宜。在插搗過程中,還要用抹刀沿試模內壁插入數(shù)次,排出氣泡,防止試件表面產(chǎn)生麻面

92、。最后刮除多余的混凝土,用抹刀抹平。</p><p>  5.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成型時,應將混凝土一次裝滿試模,振動棒在試模中心插入,插入深度以達到離底模3~5cm為宜。插振搗至表面泛出水泥漿時,將振動棒徐徐向上拔起,并向試模中補充部分混凝土,拔出振動棒后,用抹刀抹平。</p><p>  6.試件成型完畢,在混凝土初凝后進行抹面,沿試??诒砻婺ㄆ綁汗?,用塑料布或濕布覆蓋,在20±

93、5℃的室內靜置1d后,用墨汁標上制作日期和編號。</p><p>  7.拆模后的試件應根據(jù)需用要求(標準養(yǎng)護或隨結構同條件養(yǎng)護)留作抗壓試驗用。</p><p><b>  3.1.4試驗步驟</b></p><p>  1.將拌和機等在試驗中用到的儀器設備擦干凈,檢驗準確。配備齊全,備齊原料,做好養(yǎng)護。</p><p&g

94、t;  2.拌和前,用少量水灰比、砂石比與正式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沙漿進行涮膛。</p><p>  3.按規(guī)定稱好原料,往拌和機里依次裝入石子、砂、水泥。水在拌和的同時徐徐加入。全部加料時間不宜超過2min。全部加入后,繼續(xù)拌和約2min,而后將拌和物傾出在鐵板上,人工翻拌1~2min。</p><p>  4.取出試樣,進行坍落度或維勃試驗,認為合格之后在進行試驗或制作試件。<

95、;/p><p>  5.一般情況下,當坍落度小于70mm時,用標準振動臺成型。振動結束后抹平,收漿后再抹一次。表面與試模邊緣的高低差,不得超過0.5mm。</p><p>  6.坍落度不小于70mm,用人工成型。</p><p><b>  3.2養(yǎng)護</b></p><p><b>  3.2.1設計依據(jù)<

96、;/b></p><p>  水泥混凝土試件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一是保溫(20±3)℃;二是保濕,要求相對濕度大于90%,沒有上限。所以標準養(yǎng)護室宜建成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型,有利于保溫,且可使影響溫度升降的因素減少。又混凝土試件的養(yǎng)護,不怕濕度大,所以地下或半地下型的標準養(yǎng)護室,不需要考慮防潮防滲水的問題,對地下水位的要求也不高。養(yǎng)護室的底部可以在地下水位附近,甚至低于地下水位約20cm也無妨。</

97、p><p>  3.2.2簡易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設計的共點</p><p>  1.為利于保溫、保濕,養(yǎng)護室的門宜小不宜大,以方便單人搬運,傳遞試件即可。2.養(yǎng)護室不怕滲水,永久性養(yǎng)護室可以用水泥砂漿抹面,但宜設置一個坑溝,便于掏水,排水清洗。3.地下、半地下型養(yǎng)護室,宜裝置簡易塑料排氣孔及排氣裝備,小型養(yǎng)護室,裝置一個類似廚房排氣用的塑料排風扇即可。既有利清潔空氣,夏季還有利排出熱氣,降溫。排

98、氣孔管露出地面部分宜短,不宜高、長。4.擱置混凝土試件的臺架。</p><p>  3.2.3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升溫設施</p><p>  根據(jù)養(yǎng)護室大小,設置1個~2個電熱水槽,加熱較少量的水,產(chǎn)生熱蒸汽的辦法,達到升溫要求。簡易恒溫控制電熱水槽,自己組裝容易,維修簡便。</p><p><b>  裝置說明:</b></p>

99、<p>  1.恒溫控制器應該在養(yǎng)護室外面,置于試驗室內方便觀察,操作處或在簡易養(yǎng)護室旁設控制箱。集中放置電源及其他電源開關和恒溫控制器等。</p><p>  2.根據(jù)養(yǎng)護室大小,設置1支~2支感溫探頭或接點式溫度計,注意控制濕度范圍、型號和恒溫控制器配套。選用控溫范圍為0℃~50℃,接近養(yǎng)護濕度條件的控溫設備,較合適。感溫探頭應放置在養(yǎng)護室的北面或西面墻,感溫探頭離墻面15cm。若用二支感溫探頭,使

100、其約有30cm的高低差較妥。注意養(yǎng)護室的感溫探頭不能放在水槽內。選用電熱管功率注意和濕度控制器配套,1kW~2kW的電熱管較適用。</p><p>  3.電熱水槽容積、形狀可視養(yǎng)護室條件自行設計。一般宜使水的表面積大些。使用時注意水槽的蓄水情況,隨時加水,防止燒干,損壞電熱管。</p><p>  3.2.4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降溫設施</p><p>  夏季,尤其

101、悶熱少風天氣,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的降溫問題,解決較困難。使用空調設備降溫,不僅耗資、耗能,且許多單位實踐證明由于養(yǎng)護室內濕度太大,空調設備長時間運轉,極易損壞,最終流于虛設。若采用水池養(yǎng)護混凝土試件,在夏季要求用流動水降溫,浪費水量很大。使養(yǎng)護室溫度在夏季不超過23℃。</p><p>  1.簡易臨時性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采用以下措施:a、多灑水,若用溫度較低的地下水更佳;b、用排風扇強制通風,排出熱氣。養(yǎng)護室頂部

102、在室外的,距頂部約30cm~50cm處,加防曬隔層,防止太陽直曬養(yǎng)護室頂部。防曬層采用木板、瓦楞板、席子等均可,且不必求新,能利用舊物就行。實踐證明,設此舉措,養(yǎng)護室降溫明顯。顯然,防曬層距頂部高些好,利于通風,但裝置有難度。</p><p>  2.于永久性混凝土標準養(yǎng)護室,考慮到使養(yǎng)護室保持(20±3)℃,從低溫升至20℃容易,而從高溫降至20℃很困難,在建造時,養(yǎng)護室位置應選在建筑物北側、底層,且

103、能防止太陽直曬的地方。同前所述,在建筑物北側底層建成地下或半地下的混凝土養(yǎng)護室,在北方地區(qū)配合多噴灑涼水,強制通風措施,基本能控制養(yǎng)護室溫度在23℃以下。</p><p><b>  4混凝土的抗壓試驗</b></p><p><b>  4.1實驗步驟</b></p><p>  1.至試驗齡期時,自養(yǎng)護室取出試件,應盡

104、快試驗,避免其濕度變化。</p><p>  2.取出試件,檢查其尺寸及形狀,相對兩面應平行。量出棱邊長度,精確至lmm。試件受力截面積按其與壓力機上下接觸面的平均值計算。在破型前,保持試件原有濕度,在試驗時擦干試件。</p><p>  3.以成型時側面為上下受壓面,試件中心應與壓力機幾何對中。</p><p>  4.強度等級小于的混凝土取0.3MPa/s~0.

105、5MPa/s的加荷速度;強度等級大于小于時,則取0.5MPa/s~0.8MPa/s的加荷速度;強度等級大于的混凝土取0.8MPa/s~1.0MPa/s的加荷速度。當試件接近破壞而開始迅速變形時,應停止調整試驗機油門,直至試件破壞,記下破壞極限荷載F(N)。</p><p><b>  4.2實驗結果</b></p><p>  混凝土立方體試件抗壓強度按下式計算:&l

106、t;/p><p>  式中:——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MPa);</p><p>  F——極限荷載(N);</p><p>  A——受壓面積(mm2)。</p><p>  以3個試件測值的算術平均值為測定值,計算精確至0.1MPa。三個測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個與中間值之差超過中間值的15%,則取中間值為測定值;如最大值和最小值與中間

107、值之差均超過中間值的15%,則該組試驗結果無效。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時,非標準試件的抗壓強度應乘以尺寸換算系數(shù),并應在報告中注明。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等于時,宜用標準試件,使用非標準試件時,換算系數(shù)由試驗確定。</p><p>  立方體抗壓強度尺寸換算系數(shù)</p><p><b>  4.3實驗報告</b></p><p>  試驗報告應包括以

108、下內容:</p><p>  1.要求檢測的項目名稱和執(zhí)行標準;</p><p>  2.原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和產(chǎn)地;</p><p>  3.儀器設備的名稱、型號及編號;</p><p>  4.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p><p>  5.水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值;</p><p>  6.要說

109、明的其它內容</p><p><b>  5結 論</b></p><p>  在實習期間,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混凝土的配合需要良好的試驗經(jīng)驗和耐心的去按步驟試驗,否則混凝土的質量得不到良好效果,既浪費了材料又耽誤了時間,更加嚴重的是如果按照不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制作出來的混凝土,達不到抗壓抗折強度,制作出來的樁和橋梁將會產(chǎn)生不可估計的工程失誤,釀成了悲劇,造成不必要的損

110、失,給國家給社會給公司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后果。</p><p>  由于目前混凝土配合比報批時須提供原材料檢驗報告和總堿量,氯離子指標的計算成果,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試驗前應按《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要求對水泥,粗細骨料,拌合用水,外加劑,粉煤灰,礦渣粉等原材料進行全部指標檢驗,再配合比試驗前完成常規(guī)項目的試驗。合理的配合比設計應該在符合相關規(guī)范給出的包括強度、耐久性、

111、均勻性、和易性、滲透性和經(jīng)濟性等要求的前提下,確定各種成分的用量,從而獲得最經(jīng)濟和適用的混凝土。</p><p><b>  謝 詞</b></p><p>  首先向所有曾經(jīng)關心和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和朋友致以誠摯的謝意!向公司里的各位師傅、同事說聲謝謝,離開校園學校的各種事情都是各位老師在為我們操持,在繁忙的大都市里同學們之間相互關注相互關懷,初入社會各位同事在學

112、習生活上的關注和照顧。謝謝你們了!緊張的頂崗實習就快要畫上句號,這次的歷經(jīng)半年的實習過程既檢驗了我對大學三年來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又使我在施工現(xiàn)場學到很多的實踐經(jīng)驗,理論結合實踐讓我對專業(yè)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回顧整個實習過程,自己剛剛邁出校園對工地現(xiàn)場的實際東西理解甚少,很多工程量都是由于考慮不周而造成的誤算,錯算時有發(fā)生。但就在錯誤中學習經(jīng)驗,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記憶更加的深刻。本論文根

113、據(jù)自己的實習體會,結合網(wǎng)上、課本上的一些資料作為論述依據(jù)完成,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不詳盡甚至不當之處,希望老師指導提出意見。 我在畢業(yè)實習完成論文期間做到了將所學習的知識系統(tǒng)的串聯(lián)起來,中間我溫習了以前所學的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工程造價案例分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等書;還有從網(wǎng)上搜索的電子圖集,建筑法律法規(guī)等,學到了好多東西,再就是除了掌握自己所學的課本外,了解了一些規(guī)范,它是我們工作的準繩。</p&g

114、t;<p>  通過本次實習,我真正體會到了一名建筑工程人員所肩負的責任,作為一名即將畢業(yè)的大學生,只有認認真真的,踏踏實實地從最基本的小事做起,才可能真正的做好大事。這也是幾個月來最大的收獲和感觸。還有在這段時間的實習過程中我深刻的認識到自己學習上的不足之處,為自己下一步的學習和工作確定了目標。 </p><p>  最后,讓我再次對給予我?guī)椭母魑活I導、老師和同學表示的最真摯的感謝。師傅們孜孜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